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第二章综合测试内容摘要:
1、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2012海口模拟)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大小恒为 F 的拉力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大于重力 B 一定等于重力 定大于摩擦力 f D定等于摩擦力 f答案 D解析 2、 物体受力平衡,物体与地面必存在摩擦力,有摩擦力也必存在压力,由平衡方程可得:f,F ND 选项正确(2012天津河西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 1(m1m 2)g B 2 1D 2 1案 B解析 木 块在长木板上向右滑动,长木板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 处于静止状态,长木板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和木块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平衡 f 2 正确3(2012太原模拟)如图是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 3、背较重的,重心上移至肩部的 O 点,总质量为 臂与岩壁夹角为 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 O,g10m/s 2,)A360N480N B480N36050N800N D800N450N答案 A解析 作出三力平衡矢量三角形,通过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出手和脚所受的力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 O 点,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小球 A、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 竖直方向的夹角 保持 30不变,则拉力 F 的大小()A可能为 B可能为 2C可能为 D可能为 案 析 拉力 F 方向未确定 4、,由受力分析可知当拉力 F 的方向与 直且斜向上时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2正确的选项 B、C、(2012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 A 和斜面体B 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物块 A 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沿斜面向下 D水平向右答案 C解析 物 块 A 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由于物体A 做匀速直 线运动,所以物块 A 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C 对6(2012长春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别 5、为 m1,m 2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地面,m 2 在空中),力 F 与水平方向成 角则 到地面的支持力 摩擦力()AF Nm 1gm 2gFNm 1gm 2gCF f f案 析 由于 m1,受力平衡, 故将 m1,则竖直方向: N(m 1m 2)g,选项 A 正确,B 错误;水平方向:F f选项 C 正确,D 错误 7(2012福州模拟) 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 B,且 mA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 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 F 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 6、向的夹角 变化情况是()AF 变大, 角变大 BF 变小, 角变小CF 不变, 角变小 DF 不变, 角不变答案 D解析 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仍等于 A 物体的重力, B 物体所受的细绳的拉力等于 B 物体的重力,所以有: 2 B,即 , 不变,D 正确2012菏泽模拟),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光滑小球,静止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底,两球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个小球对碗的压力大小均为 半径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 )AF 1 和 变大 BF 1 和 变小CF 1 变大,F 2 变小 DF 1 变小,F 2 变大答案 B解析 由于两球之 间作用力沿水平方向,设 ,对其中一球受力分析可知 F1mg 2 7、两球半径减小时 减小,所以 2均减小,选项 B 正确9(2012临沂模拟),一辆挖掘机在抗险救灾过程中,刚好将一大石块抵在竖直崖壁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有()A此时石块受的力可能是三个也可能是四个B挖掘机斜向上支撑力越大,崖壁对石块的摩擦力越大C挖掘机支撑力适当减小、方向不变,可将石块缓缓放下来D挖掘机支撑力逐渐增大、方向不变,一定可使石块沿崖壁向上运动答案 析 对 石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挖掘机的支撑力,当支撑力的竖直分力等于重力时,石块相对于崖壁没有运动的趋势,故不受摩擦力,如果不相等,石块相对于崖壁就有运动的趋势,故受摩擦力,故 A 项正确;当支撑力较小,物块有向下的运 动趋势时 8、,受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撑力的竖直分力加上摩擦力等于重力,支撑力越大,摩擦力越小,故 B 项错误;随着支撑力竖直分力的减小,当重力的分力大于支撑力的竖直分力加上重力时,石块相对于墙向下滑动, C 项 正确;挖掘机支撑力逐渐增大方向不 变,石块受的弹力也增大,故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故有可能支撑力的竖直分力的增大量,石块不一定能沿崖壁向上运动,D 项错误10(2012郑州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物体,放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 F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 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 面受到的压力减小 体受到的合外 9、力减小 案 析 对 物体 m 进行受力分析: m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加竖直向上的力时,摩擦力 f15N,支持力 FNmg 15 N,物体 对斜面的作用力是指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3力,其大小等于重力 30N;若加上一个 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时,相当于重力减小了,可看作重力为 G(305)N25N 的物体,此时摩擦力为 f 少了 正确;支持力为,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 ,C 错误;物体3 3对斜面的作用力大小为 25N,减小 正确;m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 为零, D 错误 第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11(6 分)(2 10、012扬州模拟)为了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2)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N/m 和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3)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建议:_ _.答案 (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00甲(3)见解析解析 (1)在弹性范围 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 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 11、弹性限度(2)甲、乙两根 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N/m610 2k 乙 N/m200N/410 2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形 变量大,故选甲弹簧(3)建议 :实验 中钩码不能挂太多,控制在弹性限度内12(6 分)(2012咸阳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先用一个弹簧秤勾住绳套,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 12、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建立物理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答案 (1)2)D解析 (1)两根细绳作用 传递的是两个分力,是否等长不会影响,A 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橡皮条不一定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正确选项为 2)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选 6 分) 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第二章综合测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