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选修3-4综合测试题内容摘要:
1、4 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大气中空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从大气层外射来一束阳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粗略表示这束阳光射到地面的路径的是()答案 B解析 大气层外相对大气层来说是光疏介质,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但折射角不可能等于零,故B 项 2、正确2以下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洐射图样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 析 由全反射,薄膜干涉和光的衍射的基本原理可知A、B 、C 正确;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 D 错误3如图所示,S 1、S 2 是两个周期为 T 的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 a、b、c 、d 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 a 的位移为零B质点 b 和 c 3、振动都最强C质点 d 振动最弱D再过 后 b 点振动减弱案 析 图示时质点 列波引起的位移正负叠加的结果是总位移为零,A 正确,质点 ,c 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动都增强,振幅最大,振幅是一列波振幅的两倍,振动最强 ,B 正确振动增强点意味着振幅最大,与位移变化无关,且总是振动增强的,再过 后 2振幅不变,D 不正确质点 幅最大,C 不正确4(2012上海模拟) 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赫兹发现电兹波的实验基础上,麦克斯韦提出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B变化的磁场消失后,在周围的空间仍然可以产生变化的电场C变化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会产生磁场D麦克斯韦第一个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4、,并用试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 C解析 电磁场理论的内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C 正确;若变化的磁场消失,产生的电场也不存在,B 错误;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赫兹在实验室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误,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 单色光从空气射向 E 点,并偏折到 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 夹角为 30,E、 F 分别为 C 的中点,则()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3B光在 F 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 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 E 点的光束平行答案 析 在 0,折射角为 30,折射率为 ,A 对;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 会发生全反射,B 错;根据公式 介 5、 可知 C 对;空 气会与入射到 D 错6(2012南通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的质点位移始终最大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可能发生变化答案 D解析 振动加强的点指的是振幅最大,但每个质点仍在做机械振动,A 错误;拍摄橱窗内的物品镜头前加偏振片为了减少反射光的影响,B 错误;广义相对论原理认为,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C 错误;依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和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要发生变化,D 6、正确7(2012郑州模拟) 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 一个侧面 发出的一个细光束 到棱镜的另一侧面 ,适当调整入射光 方向当 角时,其折射光与镜面发生一次反射,从 射出后恰好与合,则此棱镜的折射率为()A.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光在 射角为 ,2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折射率 n ,选22 2 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时和 的波形,能正确反映 波形的是图( )答案 D解析 因为 ,可确定波在 时间内沿 ,即 T所以 T2s,t 33 T,波峰沿 4 34向传播 ,从 处到 处,D 正确,A、B、C 错误34 149(2012天津河西模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 7、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 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 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A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14B 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12C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34Dt T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34答案 C解析 货物做简谐运动,合力的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且回复力跟位移的大小成正比,货物受到重力和车厢地板的支持力作用,mgk|x|;当货物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时,有 FNmg以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C 正确10(201 8、2太原模拟) 如图甲所示,O 点为振源,离为s,t 0 时刻, O 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y 负方向)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 P 点的振动图象(从 刻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频率为1刻 P 点的速度最大,方向沿 y 正方向C这列波的波长为st1 刻 O 点处于负最大位移处,则 s 可能是波长的 倍34答案 析由乙图可知,波的传播周期为 Tt 2t 1,所以这列波的频率为 f 正确;由图知 点在平衡位置,1T 1正沿 以 B 不正确;由 0 时刻开始, 点可知:其波速为 v ,所以波长为(t2t 1),则 C 正确;若 点处于负最大位移处,t2T,则传播的距 9、离为 ,所以 s( n1) ,14 14 14所以答案 D 不正确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 分) 某防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 f310 3幕上尖形波显示,从发射到接收经历时间 t答案 60 析 x 0 5m以目标到达雷达的距离为 60 c得 6 分)(2012南昌模拟)测定玻璃等腰直角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 像被 像挡往,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4,使 住 2 的像,P 4 挡住 2 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的位置和 10、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通过作图,画出通过 P 1,P 2 的入射光线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果测得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垂直于 入射的光线能否从 或 射出 _(填“能”或“不能”)答案 如图所示 不能13(6 分) 如图为双缝干涉测光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1)图中 为光源, 为光屏,它们之间的依次是_、_和_(2)下面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亮条纹间距的是_A增大和之间的距离B增大和之间的距离C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答案 (1)滤光片单缝 双缝(2)析 (1)根据实验装置知 依次为:滤光片、 单缝和双缝(2) 由 x ,知增大和之间的距离是增大 l,可使 d, 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 11、片时,波长变长,x 变大,故 B、C 选项都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三、论述计算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 分)(2012广州模拟)一根弹性绳沿 x 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 O 处,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 y 轴方向做周期为 1s 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简谐波,绳上质点 N 的平衡位置为x5m ,振动传播到质点 M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求:(1)绳的左端振动经多长时间传播到质点 N;(2)质点 N 开始振动时,绳的左端已通过的路程答案 (1)2)80析 (1)由图可知,波长 2m波速 v 2m/s s2(2)质点 的左端已通过的路程s 480cm10 分)(2012海口模拟)如图所示,一小孩站在宽 6m 的河边 ,在他正对面的岸边有一距离河面高度为 3m 的树,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块石头, 小孩向河面看去,可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头两者的像,并发现两个像重合,若小孩的眼睛离河面高为 水的折射率为 ,试估算河水深度43答案 析 树顶反射和石头。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选修3-4综合测试题
相关推荐
成果展示、汇报点评 其他生物体也是 由细胞构成 的吗。 观察各种生物细胞,交流自己的发现。 阅读教材 39——40页完成下题: 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 生物体不断长大就是 的结果。 细胞生长和分裂 细胞 单位 生物体的长大,就是细胞生长和分裂 的结果。 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
1、、单项选择题1 (陕西省宝鸡中学 2012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 解析:刚开始
它的血 从树隙里 一滴一滴 落到地上来。 朗读课文 4自然段, 找出体现小孩子们爱小鸟的句子。 自学提示 : 这小鸟 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 天天 来听它的歌声,最后他们便想 捉住 它。 品 读 感 悟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选择一个自己喜
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又是如何描述小丘的线条呢。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 )草原的无限乐趣。 “既 …… 又 …… 既 ……
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 三次 ,你找到了吗。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用以下哪种情绪来演唱歌曲呢。 • 优美抒情 • 欢快活泼 • 热烈奔放 • 从容吟唱 荡 ( ) 浆 ( ) 推 ( ) 浪 ( )
1、、单项选择题1.(湖北省襄阳五中 2012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