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有详解)专题7 静电场内容摘要:

1、、单项选择题1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 低的地方电势能小C根据公式 U= , 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1. D 解析:电势能的大小是相对于参考位置来说的,电势为零的位置就是参考位置,参考位置是可以任意选取的,显然,选项 A 错误;只有正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负电荷正好相反,所以选项 B 错误;公式 U= 的 d 为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 2、,所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如果 d 不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那么间距大时,电势差不一定大,故选项 C 错 误;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小,所以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选项 D 正确。 本题答案为D。 2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 2012 届高三月考)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势分别为 ( )A正电荷的电量大于负电荷的电量 B正电荷的电量小于负电荷的电量C 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 P 点的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大于 Q 点的密集程度,说明正电荷电量比负 3、电荷的电量多,A 正确,且 P 点的场强大于 Q 点的场强(也可以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来理解) ,因电场线的方向由 P 指向 Q,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P 点的电势高于 Q 点的电势,故 C 正确。 本题答案为 (广西区柳铁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真空中 M、 N 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电荷, a、 b、 c 表示电场中的 3 条等势线, d 点和 e 点位于等势线 a 上, f 点位于等势线 c 上, d f 平行于M 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d 点移动到 f 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M 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 4、直线由 d 点移动到 e 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d 点的电势高于 f 点的电势D d 点的场强与 f 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解析:根据题意,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 f 点的电势能高于 d 点的电势能,又因为正电荷的电势能越高,代表这个地方的电势越高,所以 f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选项 C 错误;因为 f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这说明 c 等势线上各点电势高于 a 等势线上各点电势,又因为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连接 M、 N 处两点的电场线由 N 指向 M, 故 N 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选项 A 错误;根据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 d 点的场强方向与 5、f 点的场强方向肯定不同,所以选项 D 错误; 以正电荷在沿直线由 d 点移动到 e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即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或者根据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判断,选项 B 正确。 本题答案为 B。 4.(江西省临川一中等 2012 届高三联考)如图所示,直线上固定两个正点电荷 A 与 B,其中 B 带+ C、 D 两点将 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 C 点开始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并且已知该负电荷在 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则 A 点电 荷的带电量可能是( )A.+Q B.+2Q C.+3Q D.+4:根据 象可知,该负电荷在 运动的电 6、场力逐渐减小,到 D 点时速度减为零,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也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 ,代入数据,可得 4Q。 本题答案为22。 5 (陕西省西安八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过 A 点飞向 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 B 点加速度较大C粒子在 B 点动能较大 D A、 B 两点相比较, B 解析:该带点粒子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指向路径的凹侧,这说明其受到的电场力逆着电场线的方向,该粒子带负电,选项 A 错误; B 点处电场线较密,场强较大,粒子在 B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 7、较大,所以加速度较大,选项 B 正确;该带点粒子从 A 点飞向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所以选项 C 错误;该负电荷在 B 点的电势能较大,所以其电势较低,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B。 6. (云南省部分名校 2012 届高三联考理综卷)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 q=0静电场中由 a 点移到 b 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 00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为( )10 4V B110 4V C410 4V D71 04V。 解析:该质点由 a 点移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据动能定理有00以 000q=00104V。 本题答案为 B。 7 8、 (江西省南昌二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统考理综卷)如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 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 R 同时在等势面 b 上,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c 的电势最高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 Q 点的小来源:学科网D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解析:由于带点质点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定指向轨道的凹侧,且和等势面垂直,考虑到质点带负电,所以电场线方向是从 c 指向 a,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 9、向电势逐渐减小,可知 b 选项 A 正确;质点带负电,且 P 点的电势低于 Q 点,根据负电荷在 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可知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大,选项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带电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各点处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 C 错误;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P 点处的等势线较密,所以 Q,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的加速度大,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A。 8 (山西省忻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期中试题)如图所示, P、 Q 是电荷量相等的两个正点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为 O 点, A、 B 是 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 10、A、 、 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 B, B B B, B, B D B, B 来源:学|科|网8C 解析:本题考查等量正电荷 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 两等量正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处的场强为零,在中垂线上从中点 O 点到无穷远处,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即场强先变强后变弱(无穷远处为零) ,所以 B;题中,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场强方向是沿着中垂线远离 O 点,因为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减小,所以 B,本题答案为 C。 9 (湖北省襄阳五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 A、 B 两导体板平行放置,在 t=0 时将电子从 A 板附近由静止释放(电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11、分别在 A、 B 两板间 明A 板带负电;若所加电压如图 A 所示,则电子会在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的作用下一直向右加速运动,肯定能到达 B 板,不符合题意;若所加电压如图 B 所示,则电子可能会先向右加速运动,然后再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最后再返回运动到 A 板,符合题意;若所加电压如图 C 和 D 所示,则电子会先向右加速运动,然后再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而后继续向右重复前面的运动,总之,电子会一直向右运动,肯定能到达B 板,所以选项 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为 B。 10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在一电场强度有 E 的匀强电场中放一金属空心导体,图中 a、 b 12、分别为金属导体内部与空腔中的两点,则( )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为零 B a 点电场强度为零, b 点不为零C a 点电场强度不为零, b 点为零 D a、 b 两点电场强度均不为零10. A 解析:因为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所以 a 点的场强为零;又因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金属壳内部空间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所以 b 点的场强也为零。 本题答案为 A。 11 (山西大同一中、同媒一中 2012 届上学期高三第三次考试、陕西省长安一中 2012 届高三质检)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 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 13、,所加电场的场强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B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 mg/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 q D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 :若所加电场的场强垂直于杆斜向上,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杆斜向上的电场力和垂直于杆方向的支持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小球沿杆方向上不可能平衡,选项 误;若所加电场的场强竖直向上,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当 E=mg/q 时,电场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选项 B 正确;若所加电场的场强水平向右,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其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假设小球此时能够静止,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Eq=所以 E=q,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B。 12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 2012 届高三 12 月联考)如图甲所示,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 A 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其 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