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有详解)专题18 运动和力学实验(包括长度的测量)内容摘要:
1、 (贵州省遵义四中 2012 届高三月考理综卷)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 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部分+可动部分,题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部分为 8以读数为 82)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条数精度) ,题中游标卡尺的主尺部分的读数为 20齐条数为第 12 条,20 分度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所以,02.(广西柳铁一中 2012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卷)读出下图给出的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2)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415 013 (福建省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甲、乙、丙 2、三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的游标卡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的结果分别如下:甲同学:使用游标为 10 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用游标为 20 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用游标为 50 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丙 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条数精度) ,10 分度卡尺的精度为 0 分度卡尺的精度为 0 分度卡尺的精度为 20同学卡尺的读数 20以甲、乙都可能没错;丙,游标尺对齐条数是整数,整数与精度 积的尾数肯定是偶数,所以丙同学的读数肯定错误。 4 (北京市朝阳区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 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 3、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刻度尺中可以得到 _这两个数据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_m/点计时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解析:根据纸带可得, 0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 =2以由这两个数据可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打点计时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等于打点2222 sc/s(C 段时的平均速度,即。 s.c/安徽省黄山市 2012 届高三“七校联考”试题)利用如图所 示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1)实验时调整好仪器,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 ,然后。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连 4、续的 3 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知交流电频率为 50 赫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列A、B、C、D 四组数据中,正确的一组是。 , 1)先开电源;再放纸带 (2) C (3)B 解析:(1)实验时调整好仪器,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开电源,然后再放纸带使纸带运动,这样可以使纸带上打出的点更多,有效点也较多,纸带的利用率较高。 (2)利用纸带测量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恒定,即 ”,其中相 等时间间隔 T 可以从纸带上读取,而位移差需要利用刻度尺测2的,所以本题答案为 C。 (3)利用公式 可得,本实验中所打出的纸带上相邻两点间 5、的间距之差约为2g,经检验,只有选项 B 符合。 本题答案为 B。 .s)m/力、物体的平衡来源:学_科_网6.(陕西省西工大附中 2012 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综卷)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O 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6、 解析:同一次 实验中, 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否则合力变化,选项 A 说法正确;实验中,除了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O 点的位置外,还要记录细绳套或者弹力的方向,选项 B 说法错误;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可以取任何值,不一定要取 90,选项 C 说法错误;实验中,如果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到最大量程,再调节,很容易使其超出量程,造成损坏,所以说法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探究力的合成”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细绳,图乙是科学方法是。 A 7、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乙做出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向的是 (1)B (2) F解析:(1)本实验利用了合力与所有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主要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2)图乙中, F 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力 2的合力的理论值, F是直接测量得到的力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而 向表示实际测量值的方向,所以方向一定沿 向的是 F。 8 (浙江省浙南、浙北部分学校 2012 届高三 12 月联考)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或结果补充完整:在“研究弹簧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 ,取一待测弹簧,将弹簧自由悬挂测出其长度,在其下端竖直悬挂钩码,稳定后测出弹簧的长度,并 8、记录_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步骤某同学在下图坐标中,根据外力 F 与弹簧形变 x 的数据标出了五个点请你在图中描绘出相应的 像,根据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8. 钩码个数、钩码总质量、钩码总重量(或“弹簧长度和钩码总质量” ) ; 线如图所示;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弹簧的原长、悬挂砝码后弹簧的长度和钩码个数(或钩码总质量、钩码总重量) ;根据已知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在连线时应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不在 线上的点尽量平均分配在线的两侧, 线如图所示;根据 线, F=线的斜率就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所以劲度系数 k=。 9、6N/牛顿运动定律9 (北京市朝阳区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学校的物理课 外活动小组欲测滑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以及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和滑块用细线连接,跨在木板上端的小定滑轮上,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线小球自由落下,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他反复调整挡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然后用刻度尺测量出 H=x=h=据,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 ( g 取 10m/ 解析: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 ,联立两式,可得21m/s.4/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10、, =0.6, =滑块下滑时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得 ,代入数据,可得, =0.(山东省潍坊市三县 2012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卷)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1)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 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 下所用的时间 t.(2)用米尺测量 间的距离 x,则小车的加速度 a=_.(3)用米尺测量 对于 高度 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 小车所受合外力 F=_.来源:4)改变_,重复上述测量(5)以 h 11、为横坐标,1/ 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t2;x;斜面倾角(或 h 的数值):(2)小车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可得,小车的加速度21a=2x/3)设斜面的倾角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h/x;因为不计摩擦,对小车下滑时受力分析,可知小车所受合外力 F=x。 (4)要验证的是“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为了说明问题,需要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即要改变斜面倾角(或 h 的数值)。 此外,也可根据第(5)步可知,要作出的是 以需要改变 h 的数值(或者斜面倾角)。 11 (山西省忻州一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陕西省陕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 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 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x,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 d。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 1 时的速度表达式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 a=。 (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 示)。 如图乙所示,若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_2)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 M 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 h(见图甲)。 关于“。2012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有详解)专题18 运动和力学实验(包括长度的测量)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2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有详解)专题17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1、、单项选择题1 (北京市朝阳区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下列实验现象中,哪一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A光的干涉 B光的衍射 C多普勒效应 D 解析: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本题答案为 D。 2 (云南省昆明八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方案
的安全转移,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无悔的选择,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人民深深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 】 班长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带头、坚决果断) “斩钉截铁 ”是什么意思。 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 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 (热血沸腾 ——内心状态)(紧跟 ——动作) 这里,战士们没有多余的语言,只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做出了与班长同样的选择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课件详细讲解
人走近了,才下命令 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 大吼一声,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抡 一个圈儿,好使出 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 绷得紧紧的 , 全神贯注 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 从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对日寇的痛恨、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