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物理最新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力与物体的平衡内容摘要:
1、力与物体的平衡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14012浙江卷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 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 m1.0 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 取 g9.8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向上3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14A解析 由弹簧秤的示数为 可知细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也为 ,刚好等于物体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此物体在重力、绳子的拉力和 2、斜面的支持力下能够保持平衡状态,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由平衡条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mg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选项 C、 D 错误3图 216012课标全国卷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增大B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减小CN 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始终减小DN 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先减小后增大16B解析 小球受重力、墙面的压力、木板的支持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墙面的、木板的支持力的合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设木板与竖直墙面的 3、夹角为 ,由受力分析知,墙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N1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对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 角逐渐增大, 2 始终减小,B 正6012广东卷 如图 3 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 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 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图 3AG 和 G 和 2C. G 和 2D. G 和 216B解析 日光灯受力如图所示,将 2 分别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T 1T 2 T 1T 2G ,解得: 2 G,B 正确22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34012广东卷 (2)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 4、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方向(填“ 水平”或“ 竖直 ”)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时,长度记为 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 砝码盘中每次增加 10 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 据如下表:代表符号 x 2 4 6数值(表符号为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图 8 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的差值(填“L 0”或“L 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9.8 m/34(2)竖直静止L 3 L x0解析 本实验是利用重力与弹力平衡获取若干数据,再利用图象处理数据得到 5、劲度系数的测量时,弹簧及刻度尺都要保持在竖直状态;读数时,要等弹簧静止时才能读取;由记录的值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0.1 最小分度后还要估读一位,故记录不符合规范的;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挂上砝码盘时弹簧长度 砝码盘的质量为 码的质量为 m,当挂上砝码盘时有:k( 0),当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为 m 时,弹簧的长度为 时有mgk(L nL 0),两式联立得:k( x),即 k ,由图象知图线的斜率为 kg/mkg/m,故劲度系数 kkg,而 6010 3 01210 2 0 kL00 10 52012安徽卷 如图 19 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 M 6、2 小物块 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 u2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曲面,质量 m1 小物块 B 从其上距水平台面高 h1.0 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 B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l1.0 m设物块 A、B 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 A 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取 g10 m/s 9(1)求物块 B 与物块 A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 B 与物块 A 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如果物块 A、B 每次碰撞后,物块 A 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 B 7、第 n 次碰撞后的运动速度大小24解析 (1)设物块 B 沿光滑曲面下滑到水平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0得 2 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因受摩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则 通过传送带后运动速度大小为 v,有v2v 2v4 m/vu2 m/s,所以 v4 m/s 即为物块 B 与物块 A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设物块 A、B 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v 1,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弹性碰撞知mv 2 21 12解得 v m/3即碰撞后物块 B 沿水平台面向右匀速运动设物块 B 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l,则0v 21得 l m1 不能通过传送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当物块 B 在传送 8、带上向右运动的速度为零后,将会沿传送带向左加速可以判断,物块 B 运动到左边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而与物块 A 发生第二次碰撞设第二次碰撞后物块 B 速度大小为 上计算可知213)物块 B 与物块 A 第三次碰撞、第四次碰撞,碰撞后物块 B 的速度大小依次为313)413)则第 n 次碰撞后物块 B 的速度大小为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2012浙江卷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 F(N) x(102 m) _N/m;(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 9、图所示,其读数为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 答案 (1)53(5155)(2)图略(3)解析 (1)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 P(Q(、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53 N/m;)利用作图法作出两个力的图示;(3)利用作图法求合力力与平衡问题综合17012山东卷 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 O 2 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 O、O 1、O 2 转动,在 O 点悬挂一重物 M,将两相同木块 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 10、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 2 始终等高,则()AF f 变小 BF f 不变CF N 变小 DF N 变大17解析 对 O 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2所以 T ,当 增大时, T 增大m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T N,当 增大时,T 增大,T增大, 大,所以 大;竖直方向有:T f,解得 所以 变24012课标全国卷 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 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 ,重力加速度为 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 11、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 0,若 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 解析 (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 F 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f式中 N 和 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fN联立式得F )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N这时,式仍满足联立式得 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 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00,这里 0 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 0 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12012洛阳模拟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2012年高三物理最新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力与物体的平衡
相关推荐
英雄五壮士 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 接受任务 引敌上山 选择绝路 英勇歼敌 选择跳崖 《 狼牙山五壮士 》 这个题目告 诉了我们什么 ? 为什么不叫 《 狼牙山五战士 》 ?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 ? 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 同一个任务,课文里为什么说两次胜利完成。 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队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证。 正是基于这一点
⑴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实录: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
1、、热学和光学实验1 (江西省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解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等效替代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学习 过程 一、情境创设 划出课文 6 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二、问题呈现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 “ 壮士 ”?
1、质点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2012安徽卷 质量为 0.1 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f,取 g10 m/s 2,求:34(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 422解析 (1)设弹性球第一次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知 m/ m/s 2mgf故 fm(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