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2011.0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命题人:刘利慧 周秀芳 孟冬梅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将第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纸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部分,试题留存好以备开学讲评。 3、请将班级、姓名、考号等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好,要求字迹工整,班级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4、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3 5第卷(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据此推测其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进行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大肠杆菌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等,可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蛔虫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 B、 C、 D、3、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的过 3、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下列有关曲线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氧气供应量与有氧呼吸强度变化的关系B、氧气供应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05、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可为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 遗传物质6、对下列相关图的叙述中,正确 4、的是A、甲图若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表示的时 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乙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 染色 体数的变化曲线,男人和女人在 b 过程中可以出现两条 X 染色体的现象。 C、丙图中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并能在 g、f、e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丁图为种子萌发过程,甲为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乙为每个细胞中 醇的结构式为:氮原子中,质子数为 7 而中子数不一定为 7D 的结构示意图为8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 10的 液,将 10 g 7解在 90 g 水中B为鉴别 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 液至过量C制备 H) 3 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 5、中滴加 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9取浓度相同的 液,以 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 于 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 BC D0 10若 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g 氮气中含有 7电子B在 0,101,气中含有 氢原子C 1 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 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5 烷的质量比为 7 :4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 18 个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A 族的所有元素12 6、在 和溶液中加入 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低 B 浓度降低 C离子浓度乘积降低 D 浓度降低。 13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注: 表示浓度)AH + 乘积不变 B小了 C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 增加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 7、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5雨点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雨点下落的速率成正比,下图中有关 像,能正确反映雨点下落运动情景的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小球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长度相同的四根轻细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它们均被拉直,且 P、B 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 Q、A 间的细线处于水平方向。 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Q、A 间的细线对球 A 的拉力 、B 间细线对球 B 的拉力 小分别为A ; ; 2B ; ; ; ; ;一正弦交 8、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u=100 5t) =100 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 50 “神八”已于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与此 前发射的“天宫一 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将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此次成功对接,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要在 A 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B 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神州八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上经过 A 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9、 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19图中实线是由孤立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a、b 是轨迹上的两点。 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场强大于 a 点场强 B b 点电势大于 a 点电势C该粒子带负电 D带电粒子在 b 点的速度较大20质量均为 m 的两木块 A、B 与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 拉动木块 A,使木块 A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 从木块 A 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木块 B 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 10、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力 F 先增大后减小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弹簧对 A 木块弹力的变化量大小为 2木块 A、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 小21 如下图所示,两平行虚线间的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较小的梯形线圈 与磁场边界平行,线圈匀速向右运动穿过磁场区域。 从 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可以定性地表示线圈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图中所示的: 第卷(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b)a)。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2 11、2.(5 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 图中 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 50流电。 小车的质量为 桶(及砝码)的质量为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 远大于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a 图像1m(2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 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 乙”、 “ 丙”)23.(10 分)有一根长陶瓷管,其表面均匀地镀有一层很薄的电阻膜,管 12、的两端有导电箍M 和 N,如图所示。 用多用表电阻档测得 的 电 阻 膜 的 电 阻 约 为 1陶瓷管的直径远大于电阻膜的厚度。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阻膜厚度 d 的实验。 A米尺( 最小分度为 B游标卡尺( 游标为 20 分度);C电流表 程 05阻约 10 );D电流表 量程 0100内阻约 ;E电压表 量程 5V,内阻约 5k);F电压表 量程 15V,内阻约 15k);G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 010 ,额定电流 H电源 E (电动势 6V,内阻可不计);I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他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阻膜的长度为 l= 20 分度游标卡尺测量该陶瓷管的外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陶瓷管的外径 D=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