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内容摘要:
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还与 有关。 四、 滑动变阻器 : ( 1)、电路图中符号。 ①构造: 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 ②结构示意图:。 ③变阻原理: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阻。 ④使用方法:根据铭牌 选 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联在电路中; 采用 接法 ;若采用“两上”接法, R= ;若采用“两下”接法, R= 即最大阻值;为了保护电路,在接通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 ⑤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 50Ω ”字样, 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 或变阻范围为。 . ⑥在电路中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②。 #优缺点 : 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⑵电阻箱 :①电路图中符号:。 ②旋盘式电阻箱:结构: 两个接线柱、旋盘 ③变阻原理: 转动旋盘,可以得到 ; ④ 读数: 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优缺点 : 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即:实验一: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 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 实验二 :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 , 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 数据信息: 电路图 实验一: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 I/A U/V 结论 : ,关系式 : . 实验二: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I/A R/Ω 结论 : ,关系式 : . 二、欧姆定律 内容:。 数学表达式: 推导公式: 、。 说明 :①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 I、 U、 R 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 ,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 A 、 V 、 Ω ③ 关于 R=U/I的说明: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对于给定的导体,其电阻是 的,所以不能说成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即使导体未接入电路,两端未加电压,其电阻是客观存在的。 三、电阻的测量 定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原理: 电路图: (右图) 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 应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 U/V I/A R/Ω 灯泡亮度 1 正常发光 2 变 暗 实验次数 电阻 /Ω 电流 /A 电压 /V 1 R=10Ω 1 2 2 3 3 实验次数 电压 /V 电流 /A 电阻 /Ω 1 U=2V 5 2 10 3 15 3 微弱发光 ③整理器材。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 、②。 结论:灯丝电阻与 有关,随 升高而增大。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 原理: 电路图: (右图) 与 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不同,需要。 四、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串联电路中的分压作用: ,关系式:。 并联电路中的分流作用: ,关系式:。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替代) 电阻的串联: ①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②串联电路中电阻特点: ,关系式:。 电阻的并联: ①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②并联电路中电阻特点: ,关系式:。 ③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并联求总电阻简化公式: ④ n 个阻值为 RO 的电阻并联求总电阻公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功 一)、电功 定义: 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用符号 表示。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 电能转化为 ( 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 单位:国际单位是: ( ), 常用单位: ( ) 1度 =1 kW h= J 计算公式: W=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W= = ① 串联电路中电功与电阻关系成 ; W1:W2= ②并联电路中电功与电阻关系成 ; W1:W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 W 总 = 测量工具: 也叫。 二)、电能表 ⑴电能表: 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 220V”表示:指电能表应接在 的电路中使用。 “ 10A”表示:指 (或指平时允许 )。 “ 20A”表示:指 为 20A;。 “ 3000r/ kW 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⑶ 读数: 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 刻度盘 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 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 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 度 ,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 300r/ kW h)在 10分钟内转 20r,可用公式 或 来求,则 10分钟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 电功率: 定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用符号。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
相关推荐
教材空白) [板 书 ]一 .饱和溶液 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在溶 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 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 ,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 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 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 2 态下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该温度下的最大值。 [板 书
发生的条件 【投影展示】实验 112 问题 1:反应的现象各是什么。 问题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溶 液 ※ 碳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 氯化钙溶液 头尾交换(或两头结合,中间结合)或(外部结合,内部结合)。 CaCO3+2HCl= CaCl2+H2CO3 ↓ CO2↑+H 2O CaCO3+2HCl= CaCl2+ CO2↑+H 2O 【反馈矫正】 Na2CO3+2HCl=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共 13 页。 满分 24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必做,共 87 分)注意事项: 1第 I 卷共 20 小题。 第 113 题每小题 4 分,第 1420 题每小题 5 分
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已越来越被广大化学教师所共识,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基础实验操作,以及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验能力,那么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除了总结课程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外,更应注重学生对于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讲解:这是因为在金刚 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金刚石 —— 碳元素组成 石墨 (两种单质) (一种元素) ( 1)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 ( 2)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 例如: C60 阅读课本第 104 页 小结: 1)结构:一种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共 13 页。 满分 24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必做,共 87 分)注意事项: 1第 I 卷共 20 小题。 第 1 13 题每小题 4 分,第 1420 题每小题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