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第1稿内容摘要:
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 : 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盘古怎样创造宇宙。 …… (三)师生合作,以读解疑,感悟文本 “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的问题。 (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 的呢。 出示第一句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 相机板书: 天地未分 ) ( 2) 填空: 在这混沌的 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 巨人 ,他就是 —— (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指导朗读 ,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 ( 3) 理解 “ 混沌 ”。 学生先说他们的理解,然后老师出示字典中的解释,再通过演示“混沌一瓶”(用矿泉水瓶装水、沙土、石子、碎树叶和塑料包装纸屑等做成的混合物。 ),引导学生直观理解词语的同时思考:如果将这混沌一瓶无限放大,让我们置身 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 , 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 1)读第 2自然段,了解“开天辟地”。 ① 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 做了 什么呢。 PPT 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通过比较:“ 抡 ” — 拿、举、提…… “ 猛劈 ” — 猛砍、猛砸……再配合做动作的方式 理解 “ 抡 ” 和 “ 猛劈 ”。 (板书: 抡斧猛劈 ) ② 引导学生想象 盘古形象, 并 指导朗读。 ③ 对比朗读,深入理解。 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 学生先发现句子的特点,找出 近义词、反义词 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 用反义词写出了天地的不同,用近义词“缓缓”“慢慢”突出了天地分开需要漫长的时间。 ④ 男女同学合作读句子。 读的同时 PPT 演示上下两个句子分别 缓缓上升至屏幕顶端,慢慢下降至屏幕底部。 ⑤抓住词语“变成了”理解“开天地”。 【 教师设疑: 变成了 天 ,变成了地,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在这以前有没有天。 有没有地。 理解“开天地”和课题“盘古开天地”的意思。 】 ( 2)读第 3自然段,理解“顶天蹬地”。 ①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又是。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第1稿
相关推荐
作一些浅显的准备。 但是我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和听课老师给我的建议中,我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我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中等或稍偏下的学生身上,为了让他们能理解抽象的直线和射线,我想了很多办法。 从作业来看,学生对直线和射线的理解已经达到我预想的程度。 其二,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明确,显得拖泥带水。 因此,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课前应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李 建 王海霞 肖春梅 审题教师:赵伟琴 米 良 宣 琳本试卷分第择题)和第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作答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第I 、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电脑演示延伸动作)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它的长度不可度量,它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 接着问学生你还能举出一些射线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后老师小结:像手电筒、 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射线。 然后老师教学生画一条射线。 (师在黑板上画,学生自己画)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出射线的特征老师板书特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 126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
,那么 Al2O3能否也溶于强酸和强碱呢。 请思考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结论: Al2O3是一种 两性 氧化物。 氧化铝难溶于水,熔点很高,也很坚固;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