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瑞机械设备公司计量管理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测量器具给出被测量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 稳定性 测量器具保持其计量特性持续恒定的能力。 5 管理要求 测量设备的配置评审由品质部、生产部和技术部组成评审组。 评审组在综合考虑风险、成本、利益的基础上,对测量特性、技术特性、 经济特性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评定,选配测量设备。 选配测量设备应考虑的因素及原则 测量特性 测量设备应具有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特性包括准确度、稳定性、测量 范围、分辨力等。 量值应 溯源到国家测量标准。 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的方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配置策划程序 法要科学合理、简便、可行。 技术特性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2/5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靠、安装容易、对环境条件和操作人员要求不 苛刻。 经济特性 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选配购置费用少,操作、维护、校准(检定) 费用少,利用率高,能修理、使用寿命长的测量设备。 准确度选择 测量准确度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设备选 配所依据的扩展(区间) 不确定度 U,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乘以置信因子 K 得到的,即: U=Kuc 扩展不确定度标志测量结果真值以相应概率落入该区间, K 通常取 2~3,推荐 K=2。 准确度选择原则是: U ≤ Uo 式中 Uo 为测量允许误差极限。 稳定度选择 稳定度: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设备保持测量特性恒定不变的能力。 稳定度通常是以相对时间而言的,有时是相对其它量而言的,如温度、压 力等,应加以说明。 选择稳定度考虑因素 a 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 b 构成材料、制造方法和组装水平,关键元器件抗老化程度,耐磨损 情况;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配置策划程序 c 制造厂的资料与使用建议。 量程、分辨力等指标选择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3/5 测量设备的量程、分辨力要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 用于工艺过程监控 及测量的测量设备还要对动态特性予以考虑,如频率响应、响应时间及跟 踪误差等。 6 程序 判断测量性质:属于测定量值或者是检验。 确定预期使用要求:根据使 用要求或产品技术条件确定。 准确度要求 不同性质的测量准确度要求以不同指标给出: 对于测定量值,通常以允许测量误差范围(误差 2 倍。 即 2△ 允)予以 确定; 对于检验,通常以受检允许变化范围予以限定。 确定使用要求的量程、稳定性、分辨力指标。 确定 Mcp 值 检测能力指数 Mcp 表示检测能力满足被测对象准确度要求程度的量 值。 采用推荐法确定 Mcp 值。 对于检验,推荐 Mcp=2~3,关键参数与工序取 [Mcp]=3。 对于测 量,推荐 Mcp=~,关键参数与工序取 [Mcp]=。 确定测量允许误差极限 Uo。 所有检测均为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配置策划程序 Uo=T/2[Mcp]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4/5 T. 测定量值时的测量允许误差范围或检验时受检参数允许变化的范围 (或公差) Mcp检测指数 确定测量允许误差下极限 Uo’ Uo’ =T/ (测定量值) Uo’ =T/10(检验) 初选测量设 备,计算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U (如选已有设备,其扩展不确 定度可用校准(检定)单位给出的 U 值)。 判断 若 U≤ Uo,测量准确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若 UUo,则不能满足预 期使用要求。 为了避免测量设备准确度过剩,浪费投资,必要时,尚须验 证下列关系: UUo’ 验证稳定度、量程及分辨力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从技术、经济特性各项因素分析,首先应将已有的测量设备对号评审配 置。 在确定测量设备的配置数量时,要考虑因突然损坏,送检等因素所需 的备用量,做到不影响正常 生产。 相应考虑溯源所需的测量标准设备 7 职责 测量设备的配置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后,由评审组对测量设备的购 置申请及其设备的合理性、经济性、技术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审,并保 证其准确度、稳定性、测量范围和分辨力等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配置策划程序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5/5 评审组应根据技术合理性评审结论和技术要求,配备工作所必须的测量 设备。 列出配置清单,形成评审报告。 当技术合理性评审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使用部门及有关部门反映,以 便采取措施。 配置计划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1/7 为正确、合理的选用、维护、使用测量设备,从而使测量设备的计量 特性(如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和稳定性等)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 求,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具有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分辨力等计量特性的测量设备均 纳入本程序管 理范围。 测量设备可划分为测量仪器、检验设备、试验设备三部分。 3 引用文件 GB/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 1 部分:测量设备的 计量确认体系》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定义》 4 术语 测量设备 进行测量所需的测量器具、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及其技术 资料的总称。 注:包括测试、检验和校准(检定)中使用的测量设备。 测量器具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2/7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注:( 1 )测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分类可分为实物量具和测量仪器,按其 用途又可分为测量标准和工作测量器具。 ( 2)在我国又称为计量器具。 校准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 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 作。 注:( 1 )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 2) 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 影响量的作用。 ( 3) 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检定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 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注:检定结果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5 管理要求 测量设备的选配依据和校准(检定)规定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根据产品技术条件要求和测量设备的用途(测 试、检验、检定等) ,提出测量设备购置计划,报品质部组织实施。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章 节号: 版次: 2 页次: 3/7 低值易耗测量器具的采购,各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后,报品质部视 库存及消耗情况列出采购计划,报供应商管理科实施采购。 生产部应对公司在用检验设备、试验设备按照测量设备的名称、规格、 型号、校准(检定)周期、使用部门、检定单位等项目建立测量设备一览 表,并在设备醒目处作出标记。 品质部应根据测量设备的分类管理对公司在用测量器具实行统一编 号,建立台帐,并在测量设备醒目处作出标记。 统一编号可采用字头打印、电刻、胶贴、油 漆书写等方式。 公司在用测量设备必须严格按校准(检定)周期进行校准(检定), 严禁未经校准(检定)、超越校准(检定)周期、不合格的测量设备在生产 工作中使用。 对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应由品质部联系计量机构校准(检定)合格后, 进行编号登记,并纳入检定周期方可使用。 自制专用测量器具生产完工以后,生产部门应连同图纸、技术文件和 完工检验合格证一并送品质部进行校准(检定),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自制的专用测量器具和检测用工、夹、模具、定位器、样板等 ,品质 部应列入校准(检定)周期。 测量设备一览表 制定测量设备项目管理清单的目的是为使对测量设备管理内容具体 化,并且有可操作性。 测量设备一览表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a 测量设备名称; b 测量设备编号(包括统一编号); c 测量设备需测量的参数(含误差指标); d 使用地点; e 使用的环境要求;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4/7 f 使用方法 要求(指出方法类型或方法编号); g 溯源方式(检定、校准或对比等); h 确认间隔; I 设备使用部门 清单可以用列表形式,也可以用计算机管理形式。 测量设备的分类管理 根据测量设备在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国家对该种测量 设备的管理要求,对全公司范围内不同用途和类别的测量设备实行 A、 B、 C 分类管理。 A 、 B、 C 管理办法的分类方法如下: ( 1) A 类测量设备 a 企业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 的关键 测量设备; LG 机械计量管理手册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章节号: 版次: 2 页次: 5/7 b 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测量设备。 ( 2) B 类测量设备 a 企业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测量数据要求的测量设备; b 固定安装生产线或装置上,测量数据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 装,实际校准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测量设备; c 用于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物质管理用测量设备; d 对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要求,但测量设备寿命较长,可靠性 较高的。东瑞机械设备公司计量管理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