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人教版物理高效学习方略复习练习 第14章 章末综合检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检测范围:第十四章)(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在以下几种运动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相等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 D单摆的摆球沿圆弧摆动解析 p知,时间 t 相等,若想动量变化相等,则在时间 t 内物体所受力 F 需大小相等,方向不变,由此可知,只有选项 B、C 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物体 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 A 质量相等的物体 B 以速度 v 向 A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 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 A、)AA 开始运动时 BA 2、 的速度等于 v 时CB 的速度等于零时 DA 和 B 的速度相等时解析D 物体 A 与物体 B 发生弹性碰撞,当弹簧压缩最短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大,但系统整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动能弹性势能) 弹簧最短时,两者速度相同3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 3 和 代表某种粒子: U n X 1;23592 10 9738 13654 HX 2 n;21 32 10 U 3;23892 23490 2 2713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X 1 是中子 BX 2 是质子CX 3 是 粒子 DX 4 是氘核解析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X 1为 n,X 2为 H,X 3为10 3、21 4为 H,故 A、C 正确42 14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C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D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解析为 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少数碰到原子核的 粒子轨迹发生较大偏转,所以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但不能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说明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是不连续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选项 C 错误; 4、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选项 D 正确、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Am 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 C 上,A、B 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平板车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当突然释放弹簧后,则()AA、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B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小车将向左运动 D小车将向右运动解析、B 两物体的质量不一样,因此它们受的摩擦力不相等,所以 A、者动量不守恒;A、B、C 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6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 235 以后的 5、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 238,贫铀炸弹的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 9 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由于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铀 238 的衰变速率很快铀 238 的半衰期很长A B C D解析C 贫铀弹主要成分为铀 238,是放射性元素,且半衰期长, 对,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波长太短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光世昌 6、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原子总能量增大解析D 综合考查原子物理和光学知识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聚变反应),不是核裂变反应,选项 A 错;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不能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 B 错;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低(低于极限频率) ,选项 C 错;根据玻尔理论,选项D 正确8一个质量为 0.3 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6 m/s 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p 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W 为( )Ap0 7、 Bp3.6 kgm/0 DW 解析p6(6) kgm/s3.6 kgm/W0,故 B、C 正确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 两球的动量均为 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 A 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A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B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C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D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解析A 由两球的动量都是 6 kgm/s 可知 8、,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 A 球碰后 A 球的动量减少了 4 kgm/s,即 A 球的动量为 2 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B 球的动量为 10 kgm/s,故可得其速度比为 25,故选项 A 是正确的10(2011全国新课标理综)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激发态能量 1/中n2,3.用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 B4 D4 根据激发态能量公式 可知氢原子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 ,设能14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最大波长(设波长为 m)的光子能量为 E,则有 E0,Eh ,联立解得 9、 m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只有 选择题(共 60 分)11(8 分) 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毫安表 _(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毫安表_(选填“有” 或“无”) 示数解析光电效应的原理是当有频率足够大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将会使金属中的电子获得足够能量而从表面逸出,逸出的电子向另一极板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答案】无有12(8 分)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 ”的实验:在小车A 的前端 10、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a) 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b)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 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段来计算 A 碰前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车 B 的质量 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_kgm/s;碰后(m Am B)v 共 _kgm/1)选择的时间段内应是小车匀速运动过程,点间距离应均匀,且碰 11、前速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距离也应大,碰后速度应小,距离也应小些,故答案为 E.(2)m/s,v 共 m/kgm/s,(m Am B)v 共 kgm/s.【答案】(1)(2)10 分) 一静止的质量为 原子核发生一次 衰变已知衰变后的 粒子的质量为 荷量为 q、速度为 v,并假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 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求衰变后新核反冲的速度大小;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解析设新核反冲的速度大小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1m 2)vv E (m1m 2)v 2,12 12又 Emc 2,解得 m m2案】 vm2 m210 12、分) 已知氢原子基态电子轨道半径为 0 10 m,量子数为 n 的激发态的能量 )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的动能;(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n3 的激发态,画一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所能发出光的光谱线有哪几条。 (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一条光谱线的波长(k0 9 N2,e1019 C, h0 34 Js) 解析(1)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m ,则 ,代入数据得电子在2 3.6 2)能级图如图所示,可得三条光谱线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波长最短的光频率最高、能量最大,对应处于 n3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 n1 能级跃迁所发出光的光谱线将能量单位“算成国际单位“J” 后得: 0 7 案】(1)13.6 (2) 如图所示(3)0 7 12 分) 科学家估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200 万个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的能量,根据下列数据估算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1)广岛原子弹释放的核能可用下面的典型裂变反应方程式表示;U n 3 0 13954 9438 10235043 93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的静止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