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特快专递(第三期)专题一 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 上海 13 校联考)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 答案:C 解析: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苹果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 C 符合事实。 2.(2013 年浙江五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运动学及其相关知识。 答案:D 解析:若物体运动速率始 2、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不为零,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 A 错误;若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运动,选项 B 错误;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 C 错误;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D 正确;3. (2013 年浙江五校联考)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 3 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B最后 2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12 3 s 内与最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1 2 3 3、4 5 6 7 t/s v/(ms 6 0 第 3 题图( B) ( A) ( C) ( D)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速度图象、机械能及其相关知识。 答案: 3 s 内货物加速度向上,物体受重力和拉力作用,选项 A 错误;最后 2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6m,选项 B 错误;前 3 s 内与最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都是3m/s,选项 C 正确;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选项 D 错误。 4 (5 分) (2013 山东枣庄期中检测)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 4、点在第 1 s 内的位移为 20 m,第 5s 内和第 6s 内的位移之和为112 m。 求:(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该质点在第 6s 内的位移大小。 1)第 的速度:v 1= =2m/s。 s,第 5s 末的速度:v 2= =s。 56+tt=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12)该质点在第 6s 内的位移大小 x=m。 5(8 分)(2013 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图所示,求:(1)物体在第 4s 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 3s 内的位移;(3)物体在第 4s 内的位移。 5 题、 (8 分)解析:(1) 根据加速 5、度图象的物理意义,01s 内物体加速度 m/s 末物体速度为 v1=m/s,13s 内物体加速度 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m/m/s=0,34s 内物体加速度 8m/s 末物体速度为 v2+81m/s=8m/s。 或根据加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可知 3s 末物体速度为零,4s 末物体速度为 v= m/s。 (2) 0 1s 内物体位移 812m=4m ,13s 内物体位移 v1 2422m=8m ,物体在前 3s 内的位移 x= x1+m+8m=12m。 (3)3s 末物体速度为 ,物体在第 4s 内的位移 812m=4m ,。 16 (10 分)(2013 北京朝阳 6、期中)质量 m=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 =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 F,推力作用于物块的时间为10s,物块在推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 a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a)所示。 g 取10m/1)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v 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所示 a t 图像,求物块 10s 末的速度大小;(2)在图( b)中画出 10s 内推力随时间变化的 F t 图线,并标出纵坐标的值;(3)求推力 F 在 10s 内作用于物块的冲量。 6(10 分)解:(1)由类比可知,010s 内速度的变化量 v 等于 7、 010s 内 线与 t 轴所围的面积,则 v=32m/0s 末的速度 v = v =32m/s(3 分)(2)如图 3 所示。 (4 分)F/Nt/ 6图 38 (3)同样的类比,010s 内力 F 的冲量 I 为 010s 内 线与 t 轴的所围的面积,所以I=72Ns (3 分)中偏难。 牛顿运动定律、图像的识别,冲量的概念。 考查: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将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结论。 7 (10 分) (2013 年浙江重点中学联考)在公路的十字路口, 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 拦 8、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 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 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 l = 6.0 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 a =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 加速到 v=10.0 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 该路口亮绿灯时间 t = 40.0 s, 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 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 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 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 9、停下, 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 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 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 t=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 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7解:(10 分)(1) 汽车加速时间 s s 时间, 汽车能行驶的位移 m (1 分)380)(211(1 分)3.6能有 64 辆汽车通过路口. (1 分)(2) 记 t 0 = 3.0 s , 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 第 65 辆汽车行驶的位移m(1 分)350)(211 (1 分)第 65 辆车刹车的加速度: m/(1 分)47.) 设能通过 k 辆汽车, 则第 k 辆汽车能通 10、过路口要满足: (2 分)(211数据代入后解得 (1 分)5 辆汽车. (1 分)8.(16 分) (2013 浙江考试院高考测试)小明同学乘坐杭温线“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 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部分数据列于表格中。 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 M=05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 ,取 g=10m/小明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 (1)动车组的加速度值;(2)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3)动车组位移的大小。 8.(16 分)解析:(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 代入数据后得: 21m/ 22/) 引力也大, 代入数据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5552 )通过作出动车组的 可知,第一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刻是 200s,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 450s。 121 2t 33mt/00 300 400 500 60020406080。2013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特快专递(第三期)专题一 直线运动
相关推荐
颜色变红 碱 ② 水溶液显 碱性 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天安门汉白玉华表 大理石 贝壳 珍珠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汉白玉,贝壳虽外表不同, 但主要成分都是 CaCO3 名 称 主 要 用 途 碳酸钠 [苏打、纯碱 ] 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碳酸氢钠 [小苏打 ]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碳酸钙 可作作补钙剂。 石灰石、大理石作作 建筑材料 、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10g水蒸气 .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质量增加 ,冷却后质量不变 讨论 如何证明石蜡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呢。 在实验中,石蜡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 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 数目没有增减 , 原子的 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
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 一八七一年日本派大型考察团,考察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状况(日本的第二位老师是欧美)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看图说话 在模仿西方工业的过程中,日本人进行改进,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东京的化妆舞会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东京大学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5 向 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 ,制成化肥使用 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 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 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石灰石和石灰岩地区的溶洞 溶洞的形成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 2 3 注: S+O2—— SO2 点燃 将短线改为等号 等 4P+5O2—— 2P2O5 3Fe+2O2—— Fe3O4 点燃 点燃 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并加热制氧气 KClO3—— KCl+ O2 MnO2 2 2 3 注: S+O2—— SO2 点燃 写 配 注 等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并用短线或箭头相连 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生成物 的状态 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相互作用1 (2013 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答案: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图示中 A 正确。 2 (2013 江西南昌调研)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 a、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