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课件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中。 你还能设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来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分液漏斗 烧瓶 长颈漏斗 锥形瓶 ( 1)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 2)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1)往试管中装入少量氯酸钾,固定好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至氯酸钾 熔化完时 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2)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已凝固的氯酸钾至熔化,倾斜铁架台,让二氧化锰落入试管底和氯酸钾混合,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1) (2) (3) 结论 木条不复燃,也不熄灭。 氯酸钾高温下分解慢,产生氧气少 木条不复燃,慢慢熄灭。 加热二氧化锰不会产生氧气。 木条剧烈燃烧。 二氧化锰加快了 氯酸钾 反应速率,迅速产生氧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KClO3 KCl + O2↑ MnO2 △ 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 课题 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与原理 H2O2 H2O + 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水 + 氧气 过氧化氢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 O2↑ 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指固 +固加热型) 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 , 复燃满 有: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 复燃有 检验 比较下列三个实验装置图: 装置 A与 B、 C相比较,其优点有 : ③ 可以控制氧气的产生速率。 ① 可以随时添加药品,不断产生氧气。 ② 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 _____________。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 _____________。 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① 排水 法 : ② 向上排空 法 : 不易溶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课件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相互作用1 (2013 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答案: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图示中 A 正确。 2 (2013 江西南昌调研)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 a、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2 2 3 注: S+O2—— SO2 点燃 将短线改为等号 等 4P+5O2—— 2P2O5 3Fe+2O2—— Fe3O4 点燃 点燃 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并加热制氧气 KClO3—— KCl+ O2 MnO2 2 2 3 注: S+O2—— SO2 点燃 写 配 注 等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并用短线或箭头相连 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生成物 的状态 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5 向 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 ,制成化肥使用 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 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 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石灰石和石灰岩地区的溶洞 溶洞的形成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动量和能量1.(2013 安徽望江二中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kg、m B=4率分别为 m/s、v B=2m/s 的 A、B 两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下述正确的是A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18kgm/s,方向水平向右B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18kgm/s,方向水平向左C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2kgm/s
工产品的原料 食品的保护气 填充气 五、 CO2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气体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CO2的循环 讨论 1 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2 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温 室 效 应 海水温度上升 二氧化碳 氧气 人、动植物的呼吸, 煤等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二 氧 化 碳 的 循 环 山 洞 下表为空气中 CO2含量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中 CO2的含量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牛顿运动定律1 (2013 江苏阜宁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 2 物体 A,A 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质量为 3 物体 B 轻放在 A 上,则 B 与 A 刚要一起运动的瞬间,B 对 A 的压力大小为(取 g=10 ms 2) ( )A30 N B18 N C12 N D解析:在 B 与 A 刚要一起运动的瞬间,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