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特快专递(第一期)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 安徽江南十校摸底)右图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50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1)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2)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 F 端,那么小车是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 )。 答案:(1)匀减速 解析:根据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 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得到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s;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 F 端,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小车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 (2013 安徽江南十校摸底)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 2、(约 ,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有 10 个等分刻度)中,选择 进行测量;(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工件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则工件的厚度为 案:(2)螺旋测微器(2)析: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选择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工件的厚度为 2. (6 分)(2013 广西三校联考)某同学在实验室分别用精度是 0.l 种卡尺测量同一物件的长度,测量情况如下图中甲、乙和丙所示。 由图中读出的该物件的长度分别为 案: 析:甲图游标上第 3 个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读数是66图游标上第 7 个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读数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 3、址 +7图游标上第 17 个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读数是 667. (2013 衡水中学调研)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2)A、 B、 C、 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 B 两点间距 x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s(2)m/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为 A、 B 两点间距 xC 和 间的时间都为 C 点对应的速度是 v= 10s=s。 25、 (2013 衡水中学调研)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 4、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 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 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码的个数 , B钩码的个数 ,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 ,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并记录 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 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示中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答案:(1)2)A(3)甲解析:(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 此 B、C、D 选项是可以的 ( 5、2) 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标记结点 O 的位置,并记录 (3)方向一定竖直向下,而 2合力方向由于测量误差可能偏离竖直向上方向,所以甲是正确的。 6(11 分)(2013 广西三校联考)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 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 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在获得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A,B,C,。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2,S 3,。 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实验装置中打 6、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 s。 (2)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1、s 2、s 3和 s 4。 a 可用 s 1、s 4和t 表示为a= ;s1、s 2和t 表示为。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的 s1、s 2、s 3和 图可读出 cm,s 2= cm,s 4= 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2,v B= m/s(计算结果取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1)(2) 41275203) 解析:打点的时间间隔t=1/50s=s=,T=5t 得 s 4 =3a(5t) 2,解得a=。 v B= =。 41275125 7、120st0s 2=s 4=a= =m/s2,v B= =m/s。 4275t15t7(2013 广东二校联考摸底)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探究加速度 a 与所受外力 F 的关系实验过程,某小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频率为 50交流电,则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于他们操作不当得到的 系图象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答案: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倾角过小解析: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5x=和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8、大小为 a=到的 系图象如图所示,6 分) (2013 届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 F)和质量( M)两个因素有关。 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2算; B、根据 2利用逐差法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_比 9、较合理。 (6 分)答案:(1)控制变量法;(或先保持 M 不变,研究 a 与 F 的关系;再保持 F 不变,研究 a 与 M 的关系) (2 分) ;(2) 分);1 分);(3)B (2 分);解析: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砂桶的重力;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需要根据 2利用逐差法计算,选项 B 正确。 9. (2013 哈尔滨三中月考)做匀变 10、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50交变电流,则打点计时器在打 “1”时的速度 _m/s,平均加速度为 a_m/s 2。 由计算结果可估计出第 5 个计数点与第 6 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最可能是_。 (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s s 2 空 2 分)解析:打点计时器在打“1”时的速度 10-2 m/s =s;由30x=逐差法可得平均加速度为 as 2;第 5 个计数点与第 6 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最可能是 10 (2013 哈尔滨三中月考)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质量为 块放在水平 11、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 0 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 f 随拉力 F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g=10 m/测得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答案:(3 分)解析:由图乙可知,摩擦定律,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 (2013 哈尔滨三中月考)用金属制成单位:? (如钢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 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 4m,横截面积为 0. 8 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 1/1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右图:(1)根据测试结果,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