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摘要:

不推辞。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  陈独秀 《 新青年 》 第 6卷第一号 (1919年 ) “塞先生”, Science “德先生”, Democracy 民主 科学 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运动主要内容: ( 1)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 民主 ”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科学 ” :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运动内容: (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 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 其次 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1916年 陈独秀 《 吾人最后之觉悟 》 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运动内容: (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胡适 《 文学改良刍议 》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陈独秀 《 文学革命论 》 :号召文学革命  鲁迅 《 狂人日记 》 等小说:新文学的典范 1917年,陈独秀发表 《 文学革命论 》  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张: 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 国民文学 ”; 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 写实文学 ”; 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 社会文学 ”。 中国最早的新诗 《 蝴蝶 》 (1916年,作者 :胡适 ) 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7年,胡适在 《 新青年 》 发表 《 文学改良刍议 》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19101917年在美国学习哲学。 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