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终极猜想6对运动的合成分解和曲线运动的考查内容摘要:
1、对运动的合成分解和曲线运动的考查(本卷共 8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此部分的考查往往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综合应用,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线运动的特点1(多选)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越快图 12质量为 2 质点在 面上做曲线运动,在 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 y 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为 4 m/点所受的合外力为 3 点初速度的方 2、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D2 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 6 m/动的独立性3(多选) 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当运动员从直升飞机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无关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4(多选)(2012济南模拟)一物体运动规律是 x3t 2 (m),y4t 2 (m),则下列说()A物体在 x 轴和 y 轴方向上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5 m/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合运 3、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10 m/匀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合运动是加速度为 5 m/曲线运动二十、运动的合成与分解5(2012江苏盐城二模, 5)某河流中水流的速度是 2 m/s,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为 1 m/s,让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 B 点( 如图 2 所示)现使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 ()图 2A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 B 点的右侧B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 B 点的左侧C仍可能到达 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D仍可能到达 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6民族运动会上有一骑射项目如图 3 所示,运动员骑在奔跑的马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 4、奔驰的速度为 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 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 d,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 ()图 3A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d 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知河水的流速为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 4 中用小箭头表示小船及船头的指向,则能正确反映小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最短位移渡河的情景图示依次是 ()图 4A B C D图 58我国射击运动员曾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光,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又夺得多个射击项目冠军现在我们以打靶游戏来了解射击运动某人在塔顶进行打靶游戏,如图 5 所示,已知塔高 H45 m,在与塔 5、底部水平距离为 s 处有一电子抛靶装置,圆形靶可被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 大小可以调节当该人看见靶被抛出时立即射击,子弹以 00 m/s 的速度水平飞出不计人的反应时间及子弹在枪膛中的运动时间,且忽略空气阻力及靶的大小(取 g10 m/s 2)(1)当 s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时,无论 大都不能被击中。 (2)若 s 200 m,v 115 m/s 时,试通过计算说明靶能否被击中。 参考答案1BC6C故 ,A、B 错误( d 8解析(1)欲使靶不被击中,抛靶装置应在子弹射程范围外由 H sv 2t 代12入数据得 s300 m;故 s 的取值范围应为 s300 m.(2)设经过时间 弹恰好在抛靶装置正上方,此时靶离地面 弹下降了 h2,h1v 1h 2 sv 22 21 12 21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0 m, 0 h1h 2H,靶不能被击中答案(1)s300 m(2) 不能。2013高考物理终极猜想6对运动的合成分解和曲线运动的考查
相关推荐
1、对力的合成、分解与物体平衡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力与平衡的考查通常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或电磁学知识一起进行,综合性较强,新课标高考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物体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弹簧与胡克定律等,点力的合成1如图 1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体静止在固定的、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槽内,距最低点高为 处
1、对功和功率理解及计算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对本部分的考查近年来多以动能定理、电磁感应定律、电路等知识综合考查,综合性强,涵盖电功、的概念1(多选) 如图 1 所示,长为 L 的轻杆 A 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 O 上,轻杆 A 绕转轴 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与水平方向夹角 从 0增加到
三条线段、围成。 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把准备好相应的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高。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准备在黑板上示范作高) ( 1)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 请打开书 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系,为基础中偏难题)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 ) (考查知识点:外角和,基础向中档题过渡题) 3 、 如图 , A , 1 , 2 的大小关系是 ( )A . A 1 2 B . 2 1 AC . A 2 1 C . 2 A 1AB C21 (考查知识点:外角性质,为中低档题) B 层 : 如图所示 Rt△ ABC 中,∠
中点连成的线段。 设计意图:完成 教学目标 “了 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得出: DE∥ BC,DE=1/2BC 这就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前期的猜测,测量,初步感知三角形中位线的 性质 定理。 4 启发:证明直线的平行有哪些方法。 证明线段的倍分有哪些方法。 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