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x内容摘要:
三条线段、围成。 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把准备好相应的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高。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准备在黑板上示范作高) ( 1)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 请打开书 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 A、 B、 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 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 ABC。 (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质疑: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为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x
相关推荐
1、对运动的合成分解和曲线运动的考查(本卷共 8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此部分的考查往往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综合应用,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线运动的特点1(多选)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
1、对力的合成、分解与物体平衡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力与平衡的考查通常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或电磁学知识一起进行,综合性较强,新课标高考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物体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弹簧与胡克定律等,点力的合成1如图 1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体静止在固定的、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槽内,距最低点高为 处
系,为基础中偏难题)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 ) (考查知识点:外角和,基础向中档题过渡题) 3 、 如图 , A , 1 , 2 的大小关系是 ( )A . A 1 2 B . 2 1 AC . A 2 1 C . 2 A 1AB C21 (考查知识点:外角性质,为中低档题) B 层 : 如图所示 Rt△ ABC 中,∠
中点连成的线段。 设计意图:完成 教学目标 “了 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得出: DE∥ BC,DE=1/2BC 这就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前期的猜测,测量,初步感知三角形中位线的 性质 定理。 4 启发:证明直线的平行有哪些方法。 证明线段的倍分有哪些方法。 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F, AB= 5 cm, BC= 8 cm, AC= 12 cm,你能求出△ def的周长吗 ? (2)已知△ ABC≌△ EFD,∠ A=50176。 , AC=4 cm, BC=6 cm,你能得出△ EFD中哪些角的大小及哪些边的长度 ? (四 )小结 (五 )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 第 1~ 4题 2.课外资料 案例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