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2内容摘要:

国公 • 母亲 → 凉国夫人 • 哥哥 → 殿中少监 • 堂哥杨国忠 → 右丞相 • 大姐 → 韩国夫人 • 三姐 → 虢国夫人 • 八姐 → 秦国夫人 杨家显贵 • 京城歌谣: • “生女勿酸悲, 生男勿喜欢”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 兵车行 》 杜甫 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此君王不早朝 夸张 •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 •不重生男重生女 侧面 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 长恨的内因 金步摇 • 第二部分翻译: 避暑的骊宫高入云霄,仙乐飘飞到处都能听到。 宫里缓歌曼舞,琴声箫声萦绕不绝。 皇上整天看都看不厌。 谁知渔阳反叛的战鼓震地敲,把 霓裳羽衣 曲惊破了。 皇家城阙烟尘涨天,千万辆车马逃往西南。 旌旗摇动,走走又停停,离开都城一百多里。 六军不肯前进怎么办。 婉言美人须死在马前。 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理会,有她头上的翡翠翘,金雀,玉搔头。 皇上掩着脸,想救救不了,回头张看,不由眼泪和血一起流下。 •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 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 • 概括、简洁 •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 一个关键的情节, 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第三部分: 黄沙漫天风萧瑟,高高的栈道弯弯曲曲直上剑阁。 峨眉道上行人少,只觉旌旗没了光彩,阳光那样暗淡。 江水这么碧绿,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怀念的情思难以断绝。 在行宫里看见的月光也是伤心的颜色,夜里雨打栈铃的声音只是断肠的声响。 局扭转圣驾回京,走过这里徘徊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的泥土中,不忍观看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 君臣互望留下了眼泪,向东望,任由马前行回到京城。 回来看到宫苑园林,太液池芙蓉未央宫翠柳依旧媚人。 芙蓉花多像她的脸,柳叶多像她的眉,此情此景怎叫人不落泪。 在这春风吹拂桃李花开的夜晚,在这秋雨敲打梧桐落叶的时辰。 西宫南苑秋草长满庭院,满阶落叶无人扫。 梨园弟子头上白发萌生,当年椒房宫女也亦老去。 晚上萤虫飞舞,皇上悄然思忆,挑尽了孤灯还无睡意。 夜里报时的钟鼓缓缓敲响,天上银河还在发光,天却快亮了。 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能与谁同眠。 然而时光悠悠,生死相隔多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里。 •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 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透过美景写哀情。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 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 融情入景 : 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 注入 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 烘托 人物的心境。 以哀景衬哀情 正面衬托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 以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凉气氛。 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 “ 恨 ”。 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 乱后回京, 痛思玉环 • 君臣相顾尽沾衣 …… 魂魄不曾来入梦 • —— 皇之长恨 •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 • 白日里 •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 从黄昏写到黎明 , 直接描摹 汉皇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想要入眠做梦梦见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