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12期)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 (2013 年 5 月山东省日照市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固定在余面上的档板挡住。 现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弱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大于 速度由 a 增大至 2a 的过程中,斜面对球的弹力保持不变2(2013 河南省开封市四模)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所显示 2、的弹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 0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 1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 间小球向下运动,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t 3 间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 (2013 山东省德州市考前训练 7)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到大小恒定且不为 3、零的合外力 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4.(14 分)(哈六中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擦黑板也许同学们都经历过,手拿黑板擦在竖直的黑板面上,或上下或左右使黑板擦与黑板之间进行滑动摩擦,将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干净。 已知黑板的规格是:4.5 m1.5 m,黑板的下,若小黑板擦(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0.1 假定某同学用力将小黑板擦在黑板表面缓慢竖直向上擦黑板,当手臂对小黑板擦的作用力 F 与黑板面成 45角时, F20 N,他所能擦到的最大高度为 m, g 取 10 m/:(1)此小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该同学擦到最高位置 4、时意外让小黑板擦沿黑板面竖直向下滑落,则小黑板擦砸到黑板下边沿的速度大小;5.(14 分) (2013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质检) “引体向上运动” 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某同学两手正握单杠,开始时,手臂完全伸直,身体呈自然悬垂状态,此时他的下颚距单杠面的高度为 H,然后他用恒力 F 向上拉,下颚必须超过单杠面方可视为合格。 已知H=m =60力加速度 g=10m/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手臂弯曲而引起人的重心位置的变化。 (1)第一次上拉时,该同学持续用力,经过 t=1s 时间,下颚到达单杠面,求该恒力 F 的大小及此时他的速度大小;(2)第二次上拉时,用恒力 F=720N 5、 拉至某位置时,他不再用力,而是依靠惯性继续向上运动,该过程可简化为竖直上抛运动。 为保证此次引体向上合格,的作用时间至少为多少。 6 (13 分) (2013 山西省太原市二模)造船厂的船台是一座设在江边的水泥斜坡,在斜坡上装有木制的滑道,船体就放在船台上,船体与滑道之间还放有木板滑板,滑板和船体用“止滑器”平行滑道向上拉住。 船体造好后,打开“止滑器” ,整个船体连同滑板从涂满润滑油脂的滑道上滑下去,这就是传统的“下水”方式。 已知某船台水泥斜坡的坡度 201体质量为 M= 4210 6板的质量 m=10 104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03。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10ms 6、 2,问:(1)在制造过程中为保证船体和滑板不向下滑动, “止滑器”在与滑道平行的方向上至少要施加多大的力。 (2)船体“下水”时,为保证船体与滑板不会相对滑动,船体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应满足什么关系。 (14 分)(2013 甘肃省名校质检)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 可以随意改变,当 =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 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 速度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 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 s 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 g。 求:(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 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 7、2013 海南省琼海市模拟)如图所示,水平面与斜面由光滑的小圆弧相连,一光滑小球甲从倾角 30的斜面上高 A 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 C 点以初速度 释放后经过 水平面上与乙相碰。 不考虑小球甲经过 B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 已知 C 点与斜面底端 B 处的距离 ,取重力加速度 210/:(1)甲、乙两球相碰的位置离 B 点的距离;(2)小球乙的初速度 0v。 ( 14 分 ) (2013 长春市四模)如图所示,一质量 m=1 L=平板车,A、B 是其左右两个端点,其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0.2 m。 平板车以速度 0=4 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对平板车施加一个大小为 5N 8、 的水平向左的恒力 F,并同时将一个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 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 P 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已知 P 点到平板车 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平板车上脱离后落到地面上。 不计所有摩擦力,取 g=10 m/(1)小球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2)小球落地瞬间,平板车的速度和小球与小车的水平距离。 ( 14 分 ) ( 2013 年 5 月 山 西 省 四 校 联 考 ) ( 2013 年 5 月 山 西 省 四 校 联 考 ) 在滑 雪 运 动 中 , 当 滑 雪 板 压 在 雪 地 上 时 会 把 雪 内 的 空 气 逼 出 来 , 在 滑 雪 板 与 雪地 间 形 成 一 个 9、 暂 时 的 “气 垫 ”, 从 而 大 大 减 小 雪 地 与 滑 雪 板 间 的 摩 擦 因 数。 然而 当 滑 雪 板 相 对 雪 地 速 度 较 小 时 , 滑 雪 板 就 会 陷 入 雪 地 中 , 使 得 它 们 间 的 动摩 擦 因 数 增 大。 假 设 滑 雪 者 的 速 度 超 过 m/s 时 , 滑 雪 板 与 雪 地 间 的 动 摩。 一 滑 雪 者 从 倾 角 37的 坡 顶 A 处 由 静止 开 始 自 由 下 滑 , 滑 至 坡 底 B( B 处 为 一 光 滑 小 圆 弧 ) 后 又 滑 上 一 段 水 平 雪 地C 长 度 可 忽 略 ),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如 图 所 示。 A、 B 间 距 离 L=20 m, 滑 雪者 总 质 量 m=100 ( g 取 10 m/求 :(1)滑雪者到达 B 处的速度大小 2)已知物体从空中下落时,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公式:f,k =2.5 kg/m,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滑雪者离开 B 点沿轨道水平飞出后,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会匀速下落,这个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求滑雪者的收尾速度 v 的大小。2013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12期)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古诗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师:(指一人)你来说。 生 4: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师:对,对。 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 起的一种心情。 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 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 (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 边读边看看注释。 生:(默读后两句) 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生:(笑)捉蟋蟀呀
古蔺中学陈波“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思考
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 ” —— 梁启超 《 饮冰室合集 》 探究二: 近代 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丝路”与“新航路”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 “ 每诱岛倭入掠 ”。 朝廷遂 “ 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 ”“
2013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12期)专题01 直线运动
1、 ( 2013 年 5 月 山 西 省 四 校 联 考 ) 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1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 3 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设在第 1 s 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 3 s 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 1 s 末的速度最大C物体在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