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12期)专题01 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 ( 2013 年 5 月 山 西 省 四 校 联 考 ) 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1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 3 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设在第 1 s 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 3 s 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 1 s 末的速度最大C物体在第 1 s 末的位移最大D物体在第 3 s 末的速度最大2 (2013 海南省琼海市模拟)甲 、 乙 两 物 体 在 同 一 地 点 同 时 开 始 做 直 线 运 动 的 象 如 图 所 示。 根 据 图 象 提 2、 供 的 信 息 可 知A6s 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 108离出发点有 32 04s 内与 46s 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3(2013 河南省开封市四模)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 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 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 表示物体的速度,x 表示物体前进的位移) (2013 山东省泰安市三模)图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t图象,5 s 内的位移为 12 s 内的运动过程中, 10 s12 s 0 s 末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在 8 s1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4 ms 5 (2013 海南省琼海市模拟)甲 、 乙 两 物 体 在 同 3、 一 地 点 同 时 开 始 做 直 线 运 动 的 象 如 图 所 示。 根 据 图 象 提 供 的 信 息 可 知A6s 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 108离出发点有 32 04s 内与 46s 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2013芜湖市模拟)如图所示,汽车以10m/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灯还有3从此刻开始计时,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7. (2013 山东省德州市考前训练题 4)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 0 8 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 2s 末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B 4、. 物体在第 6s 末的位置和速率,都与第 2s 末相同C. 物体在第 4s 末离出发点最远,速率为零D. 物体在第 8s 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 (2013 年 5 月武汉市模拟)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F 与球的速率 v 成正比,即 F=k0) ,且两球的比例常数k 相等,如图所示为下落时两球的 vt 图象。 若甲球与乙球的质量分别为 :BAm 2甲球先抵达地面Bm 2乙球先抵达地面Cm 2甲球先抵达地面Dm 2乙球先抵达地面9 (2013 年 5 月山西省太原市二模)质量为 1物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利用速度传感器 5、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块A0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m/01s 内加速度的数值是 1s3s 内加速度数值的 6 倍C 03s 内的位移为 4受合力在 03s 做的功为 322013 海南省琼海市模拟)如图所示,水平面与斜面由光滑的小圆弧相连,一光滑小球甲从倾角 30的斜面上高 A 点由静,同时小球乙自 C 点以初速度 0水平面上与乙相碰。 不考虑小球甲经过 B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 已知 C 点与斜面底端 B 处的距离 取重力加速度 210/:(1)甲、乙两球相碰的位置离 B 点的距离;(2)小球乙的初速度 0v。 11. (15 分) (2013 山东省德州市考前训练 6、题 3)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 半径为 点与圆心 O 在同一水平线上,圆弧轨道底端 B 点与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C 点离 B 点的竖直高度为 块从轨道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滑过 B 点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电动机驱动按图示方向运转,不计物块通过轨道与传送带交接处的动能损失,物块与传送带间,g 取 10ms 2.(1)求物块从 A 点下滑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2)若物块从 A 点下滑到传送带上后,又恰能返回到 C 点, (14 分)(2013 年 5 月武汉市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倾角为=30,某同学在斜面上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在斜面上的 O 点将小球以速度m/s 水平向右抛出,小球第一次与斜面相碰的位置记为 P 点;第二次仍在O 点使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也恰好到达 知重力加速度 g=10m/(1)O 、 P 两点的间距 s;(2)第二次实验时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初速度 v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