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物理模拟金题高频考点详解特训 专题03 匀变速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2013 重庆市冲刺卷)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的长度为 L 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为 L 的桥梁,车头驶上桥头时的速度为 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v 1+C 212(2013 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0m 所用时间是 0m 所用时间是 下来的 6s 内的位移为 lm/下来的 6s 内的位移为 下来的 6s 内的位移为 lm/下来的 6s 内的位移为 96(2013 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2 年 6 月 1 超低空跳伞成功。 如图所示,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 224m 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2、(g 取 10m/25m,相当于从 处自由落下 25m,相当于从 9m,相当于从 处自由落下 9m ,相当于从 处自由落下 4.(2013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 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 R 和 r 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 P。 有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分别沿斜槽从 A 滑到 B 和从C 滑到 D,所用时间分别为 比为A21 B11C 1 D133答案:B 解析:设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位移 x=2球下滑的加速度 a=由 x= 得 t=2 ,与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无关,1+ 比为 11,选项 B 正确。 5(2013 年河南省信阳市期末)中国首架空 3、客 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着陆距离大约为 2000m。 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 ,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A32 B11 C1 2 D21 答案: x= 解得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11,选12 正确。 6、 (2013 云南玉溪一中质检)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 10 节车厢,当第 10 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 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 8 节和第 9 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A. 3:)2(:)1(D. 37 (2013 北京丰台期末)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 4、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为 x=5t+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A第 2s 内的位移是 14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8 m/意相邻的 1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 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 (2013 安徽省池州市期末)一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m B36m C60m D108(2013云南玉溪一中质检)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A是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 = 故 B 错误物体 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B 开始2,显然两者相等故 C 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21()h= = = D 错误故选 () (2013 安徽合肥名校联考)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O 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 x=(10 m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5O 时刻的初速度为 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 5(2013 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测试)给滑块一初速 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 时,所用时间可能2 )A 6、 B D03230【答案】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 ;002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 0032 B、 C 正确,A 、D 错误12 (2013 北京四中摸底)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 请,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 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 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 11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 ( ) A0.2 s B Cs D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 得 t=项 B 7、正确。 113 (2013 哈尔滨三中月考)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 5m、10m、15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23。 14. (2013 广西三校联考)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 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 A 的时间间隔为 次经过较高点 B 的时间间隔为 力加速度为 g,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 A. B. ()2A2(). D. ()48 (2013 成 8、都高新区摸底)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 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 s 处的速度为 中间时刻 t 时的速度为 关系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2013 成都高新区摸底)某人在 t=0 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 3s 内及第 7s 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C不能求出第 3s 末到第 7s 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D能求该质点加速度答案:析:测出了该质点在第 3s 内及第 7s 内 9、的位移,可以得到运动的加速度 a,可以得到 和 的瞬时速度。 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 A 错误 确;应用位移公式可以得到任意时间内的位移,选项 C 错误。 17(2013 衡水中学调研)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 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 48 km/h 的速率行驶,可以在 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7 s Cs D2 解析:设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t,则 10、有,v 1t+ a=56,v 2t+ a=24,联立解得 t=项 B 正确。 18 (2013 衡水中学调研)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3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5 s 内的平均速度小 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 2 B2 m/s 2 C3 m/s 2 D4 m/s 219. (2013 衡水中学调研) 取一根长 2 m 左右的细线, 5 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 12 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36 0 4 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 11、不计空气阻力,则第 2、3、4、5 各垫圈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 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 1( 1)( )(2 )2 3 2 3(2013 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 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0.2 m;在第 3 次、第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0.6 m/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0.3 m/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 s D第 2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 (2013山东济南测试)如图所示,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2013高三物理模拟金题高频考点详解特训 专题03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关推荐
: (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 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巩固认读 ( 1)书上 48 页“我会连”。 (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 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 shu mu yue liang er d
1、对热学问题的考查(本卷共 4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此部分题目一般,难度较小,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考查频率最高的就是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重点知识,子动理论12011 年 4 月 8 日,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 2.5 度为 27 ,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 87
学生表演的小品,讨论成功劝说的方法 近来, 琳琳 和她的爷爷之间有些不愉快。 到底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去 琳琳 家瞧瞧。 1. 琳琳 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 (吸了一口,咳嗽。 ) 琳琳 :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 爷:什么日子 ? 琳琳 : 5 月 31 日是世界无烟日。 这一天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 10盒有多少个。 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 先算 9盒,再加 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 横看,先算 2盒,再算 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 竖看,先算 5盒,再算 2个这么多。 125=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