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学生阅读感悟 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能力 让学生了解孔子教育主张 (三) 《 论语》 引导学生:孔子死 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一本书,同学们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吗。 这本书是孔子所著吗。 教师 点评 :古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点明论语的主要性。 学生探究回答 让学生明确《 论语 》 不是一人所著 3 教师简介跟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老子的相关情况。 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家学派的情况 本目为小字部分,学生自学 合 作 探 究 学 习 二. 百 家 争 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过渡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 它光芒四射,灿 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就是 “ 百家争鸣 ”。 解释:“百家”的含义 ———— 指派别多 “百家争鸣”含义 —— 指众多学派相互争辩,驳难。 提问:各思想学派“争”的主题是什么。 引导: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引导学生阅读 P51 课文自行 归纳回答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教师 点评 、分析、 板书 学生探究回 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争”的主题是用何种思想来治理国家。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教师引导: 当时的这些学术大师们, 为了施展 自己的主张和抱负,著书立说,四处游说、讲学。 我们同学们在课前也收集了关于各派的丰富资料,今天我们就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让我们各组的代表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游说一下齐国的国君 —— 我 , 本 大王将从其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作为 齐国 的治国方针。历史第10课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 化 三、 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 合作探究。 说出你 的理由。 《奔马》吗。 他笔下的马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称他为美术大师。 [来源 :学科网 ZXXK]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翰林院 D.清华大学 2.以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是( ) ①《孔乙己》 ②《屈原》 ③《狂人日记》
1、 (2013 江苏四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C狭义相对论认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D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2 (2103
1、(2013 广东省深圳市一模)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有一种核裂变方程为: U nX 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592 10 9438 10裂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裂变反应出现质量亏损导致质量数不守恒X 原子核中有 54 个质子X 原子核比铀核的平均结合能大2.(6 分) (2013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联考)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汤姆孙
0;也有学生把 114 看作 110,把 21 看作 20,这样估计的积是 2200,但是,结果一定比 20 2100、 2200 都要大,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把乘数估小了,那么积也相应会小;这里还有个估计的方法,就是把 114 看作 120,把 21 看作 20,这样估计的积就是 2400。 把其中一个乘数估计小一些,把另一个乘数估计大一些,这样得到的积可能会更接近准确值。 师:在估的时候,
对 烯烃、 卤代烃 等 化学性质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欠缺。 【方法技巧总结】 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 (加聚) 反应 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 变式拓展 】 变式 已知: CH3— CH===CH2+ HBr (主要产物 ),1 mol某烃 A充分燃烧后可以得到 8 mol CO2和 4 mol H2O。 该烃 A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如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A 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