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内容摘要:
数百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 提问: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怎样计算。 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写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最后还不能忘记写横式上的得数哦。 探讨 215— 93的验算方法 (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做得对吗。 (对) 你们怎么知道是对的。 会检查吗。 (学生探索几种检查方法,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检查的),列出你的检查方法。 ( 2)汇报 ( 3)小结: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 同学们,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减法的验算”。 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验算有所不同。 (减法验算的结果不是算式中的得数,而是原式中的被减数或减数) 总结: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因为“算得 对不对只有验算才知道”。 这样才能保证在做题时正确率高。 “试一试”。 指名板演。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
相关推荐
探究 “1” 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 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 1 还有其它的数吗。 (没有了,) 1 是质数吗。 为什么。 是合数吗。 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 引导学生明确: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 、 给自然数分类。 想一想 师:按照是不是 2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再次分类,并归纳 “ 平行 ” 与 “ 垂直 ” 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第 72 页,最下面有一些口诀只写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请大家自己来编一编,行吗。 (在学生写的时候,教师把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先写好) 做好的同学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交流,板书。 都编对 了吗。 编对的小朋友向老师笑一笑。 这些就是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呀。 咱们一起来轻轻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些 7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好吗。 四、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发现规律了吗。
师:你会解答吗。 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 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 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摘苹果(在 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6 6 9 5 + 9 + 8 8 + 3 2 7 6 1 2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和第 卷。 第 I 卷均为必考题,第 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满分 30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3 4 7 S:32 6 37第 I 卷(选择题共 108 分)本卷共 1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0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要求。
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 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 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C 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份数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