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考冲刺模拟理综试题(二)(2013.0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二)理 综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其中第 第 33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方框涂黑。 如需改动争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方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答第 时,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 2、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 108 4第 I 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接酶可连接 链的氢键,使双键延伸2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 实验中,用 处理从S 型菌中提取的 后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R 型肺炎双球菌生长。 设置本窦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 R 型菌生长不需要 充 R 型菌 3、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 S 型菌 是促进 R 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 S 型菌的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3基因型为 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配子。 等位基因 A、a 位于 2 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2 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A B C D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 a 和 c 或过程 a 或 核细胞的细胞质 4、基质中能进行过程 a 和 物细胞内,过程 b 比过程 a 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 a 产生H,过程 c 消耗H5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质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6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图表示的是:7现有兰组实验: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回收碘的 液中的 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 萃取、蒸馏 B萃 5、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8C 6各种同分异构体中,若使其一氯取代物数目最少,则结构中所含的甲基数为A 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形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后,原子序数小的离子半径一定大B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D从 性递增的事实,推出 F、r、I 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10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 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 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过量的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过量的乙酸和 6、少量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过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A B C D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将 0195g 金属 X(相对原子质量大于 40 小于 70)粉末加入 20O+2 溶液中,若恰好完全反应,且还原产物为 则金属 X 的氧化产物中呈现的化合价可能是A+1 B+2 C+3 D+512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A 的溶液中:B含有大量 溶液中:C加入 放出 溶液中: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13已知 电离常数 10 2常数 310 a 2=5610 断在等浓度的 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二、选择题 7、: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5、16、18、19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l 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做“微元法” ,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当t 非常小,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 8、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1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 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错误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三个等量点电荷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电性如图所示,A、B 是底边中垂线上的两点,C、D 两点在底边上,且与中垂线等距。 用 D 表示 C、D 两点场强的大小,用 表示 A、B 两点的电势, 9、则 17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原线圈接电压为 的正弦交流电,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 R。 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带动一质量为 m 的重物匀速上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两端电压等于 线圈中的电流为C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为D电动机发热的功率为18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 2L,高为 L。 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一边长为 L、总电阻为 R 的正方形导线框 图示位置开始沿x 轴正方向以速度 10、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取沿顺时针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由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 i 随 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质量均为 m 的物体 A、B 叠放在一起,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 A、B 连接(绳与斜面 平行) ,A 与 B、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轻绳与滑 轮间的摩擦不计,若要用沿斜面向下的力 F 将物体 B 匀速拉 出,则 + . 42. 4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停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 11、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10m/汽车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 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停车C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 中 x 为 图所示,A、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 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手控制住 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 已知 A 的质量为 4m,B、C 的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 12、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释放 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 C 恰好离开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倾角 =30 BA 获得最大速度为C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加速度为 释放 A 到 C 刚离开地面这两个状态,A 、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 (非选择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小题,共 129 分)22 (5 分)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的墙上,用力 F 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 13、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 P 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N。 方向为。 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 P 重 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 P 的材料为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0 分)用下列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A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 6V,额定功率约为 5流表:量程 阻约为 电压表:量程 3V,内阻 5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额定电流 1A;E电源:电动势 8V,内阻很小;F定值电阻 值 10;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 (填“内”或“外” ) ;在答案题卡的方框中完成实验电路图;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时,即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24 (14 分)一长 l=轻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 m=小球,悬点 O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始时小球处于 A 点,此时轻绳拉直处于水平方向上,如图所示。 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 B 点时,轻绳碰到悬点 O 正下方一个固定的钉子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