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16)选修3-4内容摘要:
1、“挖井”系列训练选修 3立峰 编辑整理1983 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 2013 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主要考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现象一般选取 34 个高频考点组成 23 个小题一般为“关联性综合” 也可“拼盘式组合”只对考点知识直接使用只做模块内综合,高考热点(6 分)图 1 中,波源 S 从平衡位置 y=0 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 ,振动周期 T=生 2、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 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 Q=2.6 m若以 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 2 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 P、Q 两点振动情况的是A甲为 Q 点振动图象B乙为 Q 点振动图象 C丙为 P 点振动图象D丁为 P 点振动图象(2) (9 分)折射率为 n、长度为 L 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 A 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 B 端射出,如图所示,求:光在 A 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 A 端射入到从 B 端射 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 l ) 2 )解: 光路图如右图 3、所示,要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其临界角 C 有 1290C 所以 , 1n 1 11 1光在纤维中传播的速度 v (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vn t . 式各 1 分,式各 2 分。 2.(1) (5 分)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知 t0 时,波刚好传播到 x40 m 处,如图所示,在x400 m 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由此可以得到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 y 轴 方向(填正或负) ,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 波源的频率(填大于或小于)。 (2 ) (10 分)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柱形玻璃砖,放置在直角坐标系 ,圆心与 4、坐标系原点 O 重合。 在第二象限中坐标为(3)的点 A 处,放置一个激光器(图中未画出) ,发出的两束细激光束 a 和 b,其中,激光束 a 平行于x 轴射向玻璃砖,激光束 b 沿 向射向玻璃砖。 已知激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 3。 作出光束 a 和 b 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证明 a 和 b 射出玻璃砖后是否相交;求出激光束 a 射出玻璃砖后与 x 轴交点的坐标。 2. (1)负方向 小于(2)激光束 a、b 经过玻璃砖的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如图, 得 30激光束 b,在 O 点有: 得 6又 23 得 01激光束 a,在 C 点有: 2 得302在 E 点 )n 得 604由 4,两束光射出后 5、平行,故不相交。 在, , 1在,所以,光束 a 射出玻璃砖后与 x 轴交点的坐标为( 31, 0)3.(1)一列沿着 x 轴传播的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 N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此波沿 x 轴 方向传播(填“正向” 或“负向” ) ,波速为 m/s。 在 4s 内,K 质点的路程是 m。 (2 )一直角棱镜的截面为如图所示的 顶角 ,长为 a,光屏 30与 行,距棱镜有一定距离,现有一宽度等于 单色光垂直射向 ,经棱镜折射后在光屏 形成一宽度等于 a 的光带,求棱镜的折射率。 32 2 4 (1)(6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B在不同的 6、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C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D “是利用 X 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人体,计算机对其投影进行分析,给出人体组织照片(2) (9 分)自 t = 0 时刻起,质点 A 做简谐运动,其。 t =10s 时,距 A 质点 10m 处的 B 质点开始振动。 求: 该波的波速大小 v; 该波的波长。 (1) (6 分)如图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 v=40 m/s,在 t=0 时刻波刚好传播到 x=13m 处,下列关于波在 t=s 时的运动情况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选对一个给 3 7、 分,选对两个给 4 分,选对 3 个给 6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该波 x=9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波 x=11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 5 C该波 x= 11m 处的质点速度方向沿 y 轴负向 D该波刚好传播到 x=31m 处E该波刚好传播到 x=18 m 处(2) (9 分)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 R=10射率 n= ,直径 屏幕3直并接触于 A 点激光 a 以入射角 i=60o 射向玻璃砖圆心 O,结果在屏幕 出现两光斑,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 L。 5. (1) (6 分)(2)(2)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 2 分)解得 r 30 (2 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 8、射角=60 (1 分)由几何知识得,两个光斑 间的距离60 (2 分) 23.0m ) (2 分)6. (1 ) (5 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 R=10射率 n= ,直径 水平放置的光屏 直并接触于 A 点,激光 a 以入射角 i=30射向玻璃砖的圆心 O,结果在光屏 出现两个光斑,则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2) (10 分)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拉直的足够长的绳子,一端系于墙上,人拉住另一端 P,从 t=0 时刻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使绳端 P 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经过t=成如图乙所示的部分波形,Q 是位于距 P 端 2m 的质点,此时刻 Q 质点第6 次到达波谷位置,求: 绳波的 9、波速;写出 Q 质点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从 Q 质点开始计时,不要求推导)。 图乙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 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 “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 恒”。 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 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 10、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 “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 恒”。 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先用竹叶,后用金属,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他试验过了,正是由于他能做到“恒”,才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从上千吨的矿石中提炼出几克的“镭”,终于取得成功。 也许有人说,既然成功贵在“恒”,那么某君挖“ 井”挖了一个又一个不也是“ 恒”吗。 其实我们所说的“恒” ,就是要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功亏一篑。 而某君虽然挖了不少井,但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当然不能叫做“ 11、恒”。 爱迪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新成果,虽然经历过失败,甚至比某君挖“井”失败的次数还要多,但他们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发扬“恒”的精神,而不像某君在挖“井”时,刚挖了一段就主观认为“这里没有水”,另起炉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不光某君挖井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人呢。 有些人在学习上不知难而进,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缺少“恒”心,也有些人办事虎头蛇尾,开始信心十足,正像某君那样“裤子卷到膝盖”,可是五分钟热度,常常是功败垂成。 因此,做一件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始终如一的恒心,不然是绝不会成功的。 正像炼钢的高炉,若在强热后突然停止输热,那么一炉可以炼成纯钢的铁水也会变成废铁的。 青年朋友们,记住这一点。2013年高考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16)选修3-4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此套题为 ,请按住 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估检测(二)第二章(40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9小题,每小题 7分,共 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 N,F 28 N,保持 们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2012佛山模拟)如图所示,物块 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 v
学例题: ①引导学生看图。 出示问题:用 50 元钱买 1 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②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 能不能这样列式 50- 20247。 5 为什么。 应该怎么办。 ④请同学们算出结果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
1、“挖井”系列训练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压器河北省藁城市第九中学 高立峰 编辑整理1983 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 2013 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 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91260812。 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低档难度或中档难度欧姆定律
课件 500GB教学资源,包括北师大、西师大、人教版、苏教版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的课件、教案、测试卷等免费下载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生结合题意说出算式 100- 7 13 每一步的含义及运算顺序。 ) 师 :真聪明,数学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下面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 算得又对又快。 男生做第一个,女生做第二个。 52 + 12 4 110- 11724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