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内容摘要:
( 1)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 己购买 文具 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估计会出现下面两个竖式: 如 8 + 6 + 14 ( 2)分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 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 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3)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购买 文具 的价钱算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 ]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去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生成功运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齐数位,以及十分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再次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 (二)、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 1) 尝试用 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每人都购买了两种 文具 ,哪种 文具。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相关推荐
绪万千吗。 在我步履蹒跚走过的十个春夏秋冬中,母亲倾注了多少爱心,无法计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4分) (1)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 ) (2)形容想法很多。 ( ) 2、文中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关系十分周到的词语是( )(3分) A、无 微不至 B、体弱多病 C、思绪万千 D、心潮起伏 3、与 “我能不思绪万千吗。 ”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3分) A、我思绪万千 B
在每件物品的后面应填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使学生进一步名片有关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操作感受 ,认识面积 师 :同学们 ,前段时间李阿姨刚买了一套住房 ,你们想了解点什么 ? (学生回答。 ) 情况一 :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 :同学们有的想知道 ……, 有的想知道 ……, 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 ,从这个图上 ,你知道了些什么 ? 情况二 :学生回答的问题没 有价值。 师
型,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 (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二)发展阶段 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轻︱ 重 清︱浊 天︱地 上升 ︱ 下降 渐渐 ︱ 缓缓 ︱ 慢慢 近义词 反义词 第三自然段: 天地分开以 后,盘古怕它们 还会合在一起, 就 头顶着天,用 脚使劲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下沉一丈, 盘古也随着越长 越高。 这样不知 过了多少年,天 和地逐渐成形了,
1、功和能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64 分)1小明和小强在操场上一起踢足球,足球质量为 明将足球以速度 点踢起,当足球到达离地面高度为 h 的 B 点位置时,取 B 处为零势能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对足球做的功等于 明对足球做的功等于 球在 A 点处的机械能为 球在 B 点处的动能为 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小明对足球做的功 W
程标准中的 10 个核心词,即( 2020 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数学学科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我的 思考: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这些核心素养,或者说是关键能力的挖掘和把握上。 同时也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研读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对本课有这样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