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省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2013.04)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 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方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28 S 32 4 08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 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间信息交流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呼吸过程中 产生均在膜上进行C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D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物质运输效率会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不会改变C细胞癌变导致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3人在紧张、恐惧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器官,使机体产生出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例中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B该激素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使人反应灵 3、敏C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是该激素的靶细胞D该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密切的关系4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 释放量和 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5 倍 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 d 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右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 、Y 、Z 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小鼠种群的进化 BX 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 使该种群基因频 4、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Z 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6下列待测样液鉴定中实验试剂选择和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是待测样液 试剂 结果A 花生液 苏丹染液 红色B 豆浆 双缩脲试剂 紫色C 马铃薯液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D 梨汁 碘液 蓝色7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提高了燃烧效率,可以减少 烟尘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用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生产沼气可以代替石油液化气C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可以 5、有效防治光化学烟雾的发生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除去乙醇中含有的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振荡、分液C溴水能鉴别苯、乙醇溶液和四氯化碳DC 2 定互为同系物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 2N +4H23OB在 30 mL l 1 的 液中通入 224 准状况下的 32231C某钾盐(K 2A)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A 2 +2 0HD在 ) 2 溶液中逐滴滴入 液至 好完全沉淀:2+2H+ 22 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6 g 乙醇分子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 06N 与足量 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6、 3 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分子,其中所含的氧原子数必为 28 6O 与 28 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4 下列有关各装置图及对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可电解精炼铝 B用乙装置可制备 H)2C用丙装置可制得金属铁 D丁装置可验证 热稳定性12对于可逆反应 2g) A2(g)+3B 2(g) H 0。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3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关于 AF 六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A、B、D、E 四种元素所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中 D 的酸性最强B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CBD、E、F 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都含有共价键D1 、C 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都含有 10 子二、选择题:本题 7、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1 5 题、1 6 题、1 7 题、21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4 题、1 8 题、1 9 题、20 题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伽利略最早引入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 8、量 k D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磁效应,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15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运动的 v 一 t 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020s 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B在 t=10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 515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 020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1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P、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 9、水平向左的恒力 F 推 Q 时,P、Q 仍静止,则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17如图是“嫦娥二号” 奔月示意图。 在地球上空第一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 a 变为椭圆 轨道 b,然后卫星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二号 最终成为绕月卫星。 在月球上空又一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 d 变为近月圆轨道 c。 则A卫星在轨道 a 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 b 上运动的周期B卫星在轨道 c 和轨道 d 上运动通过 E 点时的加速度相等C卫星在轨道 c 和轨道 d 上运动通过 E 点时线速度相等D卫星在轨道 c 上经过 E 点时的速度 10、大于它在轨道 d 上经过 E 点时的速度18长为 L 的木板 平放置,在木板的 A 端放置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现缓慢地抬高A 端,使木板以 B 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小物块开始滑动,如图所示,B。 设小物块滑到 B 端的速度为 v,则在整个过程中A木板 小物块做的功一定大于 21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 持力对小物块做功为 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1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0:1,原线圈接在按如图甲所示变化规律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R o 为定值电阻,L 为灯泡,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u=35 11、0 )将该交流电源加在阻值为 R=961阻消耗的功率为 50动变阻器的触头 P 向 a 端移动时,灯泡 L 变亮D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P 向 a 端移动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有一对等量异种电荷分别位于空间中的 d 点和 g 点,以 d 点和 g 点为顶点作一正方体。 现在各顶点之间移动一试探电荷,关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和具有的电势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 a 点和 c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在 b 点和 e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在 b 点和 e 点的电势能相等D在 f 点和 h 点的电势能相等21固定的矩形导线框 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 12、与导线框垂直,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甲所示。 t=0 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规定向左为安培力的正方向。 在 04s 内,导线框的 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22 (6 分)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其中:R l、R 2 为标准定值电阻,阻值已知。 用 2 分别表示 l、2 时电路接通后电流表的示数,则:电动势表达式 E= ,内电 13、阻表达式 r=。 23 (9 分)图甲为某实验小组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 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是 t。 下面是该实验的实验步骤:I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正常工作;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 研究卡纸上留下 n 个点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 的表达式,代入数据,测量值。 要得到角速度 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表 B游标卡尺 C圆规 D量角器写出 的表达式为 ,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是:。 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