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训练资料2-10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时间:60 分钟)知识点一实验原理1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解析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阻值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不便于调节答案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池、开关、导线配合下列仪器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B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C一只电流表和 2、一个滑动变阻器D一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解析由 E测 E、r 用一只电流表测电流,用电阻箱改变外电阻并可读出阻值,只要获得两组 I、R 数据即可求得 E、r,用滑动变阻器无法确定接入电路的电阻,故A 正确,C 不可行;由 EU r 知测 E、r 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可获得两组 U、r,故 B 正确;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不可以,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无法确定,故 D 不能达到目的答案你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电键及导线等器材:(1)在虚线框内画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定一节旧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2)在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拨到 45 时,电压表读数为 ;若将电阻 3、箱拨到如图 2109 甲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读数如图 2109 乙表盘所示根据以上数据,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_ V ,内电阻 r_ 109解析由 E r,E1 r,得 E ,r20 68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2)0知识点二数据处理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所用电路如图 21010(a)所示, 2 3 4 5 6电流 I/A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 21010(b)中作出 UI 图线图 21010(2)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E_V ,电池的内阻 r题考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作图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个别偏离太远的点应舍去, 4、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可得电动势 E,再读出图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 (由 EU r 1)见解析图(2) 电路图的连接5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 )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 21011(a)(1)在图 21011(b) 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2)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 21011(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将开关 合,开关 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将开关 压表的示数是 ;断开开关 3)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 5、有效数字)图 21011解析(2)由题干图(c) 读得电阻箱阻值为 R20 ;将 2断开,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动势 E,将 压表示数为 R 两端电压将电压表视为理想电表,则干路电流 I A)因为 I ,所以 r R 0R R r 5 20)答案(1)如图所示(2) 20 闭合(3)6如图 21012 甲是利用两个电流表 量干电池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电路原理图图中 S 为开关,R 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 阻之和为 10 000 (比 r 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大得多) ,A 2 为理想电流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012(1)按电路原理图在图 21012 乙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 6、间画出连线(2)在闭合开关 S 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移动至_(选填“a 端” 、 “中央”或“b 端”)(3)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 示数 c 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I1/80 400 320 232 140 68图 21013在如图 21013 所示的坐标纸上以 纵坐标、I 2 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 2 曲线(4)利用所得曲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_V ,内阻 r_.( 保留两位小数)(5)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 1)由电路图连线如图(2)闭合开关 S 前,为保护电路,应使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故滑动端 c 置于 b 端(3)连线如 7、图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4)电路中 1串联等效于电压表,纵轴截距为 应电压值U0 3 104 V ,故电动势 E,内阻 r .|5)短路电流 A0答案(1)见解析图(2) b 端(3) 见解析图(4)5)有器材:理想电流表一个,两个定值电阻 2,单刀单掷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较精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电动势约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待测电动势的数学表达式 E 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EI (Rr),当外电阻发生改变时,电流就改变,由两个定值电阻测得两个对应电流值,代入上式就可以解出电动势和内阻故电路设计成如图所示 8、(2)将对应电压值和电流值代入 EI (Rr)得两个方程:EI 1(R1r ),EI 2(R2r ),联立解得:E 1 2 1)电路图见解析(2)1 2 利用伏安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际连线如图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014a 所示( 电流表 A:0 A,电压表 V:0315 V)(1)经仔细检查、诊断知,该图中有两处不太合理的连线,那么这两处不太合理的连线对应的编号是_(2)若利用改正后的正确的连线图,实验后,测得数据,并画出电源的输出特性图象(UI 图) 如图 21014 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电源内阻为_图 21014答案(1)(2)3 V2 9、9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电路如图 21015 所示,图中 粗调滑动变阻器,R 2 为微调滑动变阻器,实验得到四组数据如下表中所示(1)表中数据经处理后,可确定电动势 E_V ,内阻 r_.(2)现有滑动变阻器:A(10 ,1 A),B(500 ,),C(500 ,)那么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 选用_,R 2 应选用_(填“A”“B”或“C”)I/1015答案(1)(2)B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符号电压表:量程 01 V,内阻 ,符号电流表:量程 01 A,符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0 ,符号电阻箱:最大阻值 99 ,符号单刀单掷开关 1 个,符号导线若干(1)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_倍,源电动势为 ,而电压表量程为 01 V,故电压表需要扩大量程为了实验的精确度,减少读数的相对误差,所以量程扩大到 2 V 即可答案(1)如解析图所示(2)2998.3。2013年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训练资料2-10
相关推荐
2 = c2 利用 ( )法,探索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C c b a A B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a2+b2=c2 面积 一高为 ,架在高为 2米的墙上 (如图 ),这时梯脚与墙的距离是多少米 ? A B C 巩固练习 写出勾股定理
ABC的周长为 50,△ ABD的周长为40,则 AD=____________。 n度,则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 _____________。 7. 如图,线段 OD的一个端点 O在直线 a上,以 OD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顶点在直线 a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多少个 ? O D 150176。 C a E F H 如图, D是正△ ABC边 AC上的中点, E是 BC延长线上一点
表示为: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 (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高 )所在直线 A B C D 1 2 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 在△ ABC中, ∵ AC=AB( ) ∴ ∠ B=∠C ( ) 已知 等边对等角 C B A 证明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 已知:△ ABC中, AB=AC 求证: ∠ B=C 分析:。 证明 :在△ ABC中
练一练 判断动能变化情况 ① 一辆汽车加速运动,它的动能。 ②火车进站时做减速运动,它的动能 ;停止后,它的动能 =。 ③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洒水,它的动能。 增大 减小 0 减小 比较动能大小 ① 汽车空载和满载时以相同速度前进: 时动能大。 ②某同学慢跑和快跑时: 时动能大。 满载 快跑 物体的 质量 和它的 速度 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 请你研究小资料的数据,能不能看出
( )2 a28a+16=a22 ( ) ( )+( )2=( )2 9a2+12ab+4b2 =( )2+2 ( ) ( )+( )2=( )2 a 4 4 a+4 a 4 4 a4 3a 3a 2b 2b 3a+2b 下列各式是不是 完全平方式。 ( 1) a24a+4 ( ) (2) a2+4a+16 ( ) (3) a28a+16 ( ) (4) a26a+9 ( ) (5) a2+ (
(A) (B) (C) { { { { 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 .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是整个鸽群的三分之一;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鸽子就一样多了 .”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 一千零一夜 》 故事 甲、乙两人赛跑,若乙先跑 10米,甲跑 5秒即可追上乙;若乙先跑 2秒,则甲跑 4秒就可追上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