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红对勾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10 振动和波 光学(选修3-4)内容摘要:

1、振动和波光学(选修 34)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64 分)1(2012浙江卷)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 a、b 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a、b 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b 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 a 点多一次Db 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 a 点少一次解析:由图知 a、一个波长, a、选项 误;由波是向右传播的,知 选项 C 错误,D 正确答案:2012北京卷)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频率 2、增高,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解析: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 频率 由 nc/ v,推出速度 v 变小;再由 vf,推出 变小故 选项 A 正确答案:2012天津卷)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 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 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 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a、b 两束光(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C若 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 b 光也一定能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解析:b 光发生了全反射, 3、说 明 射率 较 大,所以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选项 A 正确;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较小,选项 B 错误 ;由于 率较高,若 项 C 正确; a、于 项 D 正确答案: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相关知识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条件满足,一切波都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B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械波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D对某种波而言,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保持不变,而波长会发生改变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4、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A 正;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有两个:波源和介质,电磁波是由电场 和磁场相互转化、互相激 发,交替产生的,B 正确;电磁波也有多普勒效应,C 错;根据 可知,f 不变,v 发生变化, 也发 正确本题要求选择 不正确的,因而 选 5图甲所示为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t0.2 s 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 B 位置B在 t0.1 s 与 t0.3 s 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从 t0 到 t0.2 s 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增加D在 t0.2 s 与 t0 5、.6 s 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简谐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振 动图象可知,在 t0.2 s 时,弹簧振子位于正向最大振幅处 A 正确;在 t0.1 s 振子向右振 动,t子向左振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错误;从 t0 到 t0.2 s 的时间 内, 弹簧振子从 位置减速运动,动能减小,C 错误;根据 F t0.2 s 与 t0.6 s 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反,D 选项错误答案: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甲、乙两图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 3 m 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果波长大于 1.5 m,则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大小可能为 ()A沿 x 轴正方向,30m/s B沿 6、 x 轴负方向,15 m/ x 轴正方向, 10 m/s D沿 x 轴负方向,6 m/题考查简谐运动、机械波由两个图象分析可知,两质点的振动相差半个周期,它们间的距离 s( n)3 ,1.5 m,则 6 m 或 2 m,v 30 m/s 或 10 m/s,传播方向12 、C 项正确本题难 度中等答案: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 P 点的距离之差为 x0 6 m,若分别用频率为 0 14 014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 P 点出现亮暗条纹的情况是( )A用频率 单色光照射时,出现亮条纹B用频率 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C用频率 单色光照射时,出现亮条纹D用频率 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解析:由 7、1 m0 6 m,则有 x6 ,选项 A 正确;同理有014 120 6 m,x9 ,选项 B 正确22答案:图所示,平面 透明介质和真空的交界面,真空中的点 A、B 与介质中的点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直线与平面交于 P 点已知 P别由 A、B 点发出的a、b 两种色光照到界面上的同一点 Q 点( 图中未画出)后,进入介质中传播,都能够到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 点与 P 点重合B透明介质对 a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 b 光的折射率CQ 点在 P 点的右侧D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 b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解析:从 A、B 发出的两种色光从界面上同一点 Q 进入介质,经折射后交于 C,则 点右 8、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介 质对 此 项正确答案:答题(共 36 分,每题 12 分)9(2012天津卷)(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 L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摆摆长为_m.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 1 m 的单摆进 9、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 、B、C 均为 30 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 5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 填字母代号): 用一 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的目的是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选项 A、C 正确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摆球直径为 12.0 摆摆长为 Ld/2 m mm.单摆测 量周期,必须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且摆角小于 10,所以合乎 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2012江苏卷)(1) 如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 P 和 Q,A 点位于P、Q 之间,B 点位于 Q 右侧旋转偏振片 P,A、B 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 10、是_AA、B 均不变BA、B 均有变化CA 不变,B 有变化DA 有变化,B 不变(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 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 C、 时,要使它_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 a、a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 n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 3.5 km/s 的 S 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 7.0 km/s 的 P 波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 P 波比首次到达的 S 波早 3 源的振动周期为 1.2 s,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 11、距离 x 和 S 波的波长 1)因白炽灯发出的光为自然光,含各个方向的偏振光,且各个方向的偏振光的强度都相同,偏振片 都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不管偏振片 且强度不变 ,所以 当自然光通 过偏振片 通过偏振片 Q,旋转 偏振片 P,当偏振片 允许通过的方向相同,则 偏振片 允许通过的方向垂直 时,B 点最暗,所以 以只有 C 正确(2)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是利用大头针得到进入玻璃的入射光 线,在另一侧插入大头针挡住前面的 A、,同 样插入大头针 D 挡住 、 和 用入射点和出射点的 连线来确定折射光线,作出法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 1和,从而利用折射定律 n 确定玻璃的折射率)设 t,则 xv Pt,xv S(tt )解得 x t,代入数据得 x1 260 v 得 4.2 1)C(2)挡住 、算对)(3)1260 .2 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水平截面图, 圆周,圆14心为 O,光线从 入射,入射角 160,它射入棱镜后射在 上的 O 点并恰好不从 射出(1)画出光路图;(2)求该棱镜的折射率 n 和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 v(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0 8m/s)解析:(1)光路图如图所示(2)光线在 射角等于临界角 射角 290n72光速 v 108m/77答案:(1)见解析(2) 108m/7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