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二轮复习资料 7.电磁感应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 年滨州一模)如图所示,电阻率均匀的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运动,(1)(3)(4)三个图中线框在图示平面内平动,(2)图中线框绕转轴转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图中,流过 的电流为零,点间电势差为零B(2)图中图示位置处,流过 的电流不为零,点电势差不为零C(3)图中,流过 的电流为零,点电势差不为零D(4)图中,流过 的电流为零,点电势差也为零【答案】D【解析】选项 A,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平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但 切割磁感线,点间电势差不为零,A 错误。 选项 B,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旋转,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图示位置线 2、框处在中性面,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0,产生的感应电流为 0,点电势差为零,B 错误。 选项 C、D,矩形线框平行磁感线运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为 0,不产生感应电流,线框不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点电势差也为零,C 错误 D 正确。 2. (2013 年德州一模)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在平面与水平面成 角, M、 P 之间接一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阻值为 r 的金属棒 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金属棒在平行于导轨的外力 F 的作用下沿导轨向上运动,从运动过程中的某时刻开始计时,通过R 的感应电流 I 3、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MR 金属棒 动能逐渐增大C穿过回路 磁通量均匀增加D拉力 F 做的功等于回路产生的热量与金属棒 加的机械能之和【答案】析】由右手定则可得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PRM , 选项 A 错误。 由图乙可知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恒定不变,由 可得金属棒 速运动,动能不变,B 错误。 而可知,穿过回路 磁通量均匀增加,故 C 正确根据功能关系,拉力 F 做的功等于金属杆 加的势能、增加的动能以及 路产生焦耳热之和,故 D 正确3(2013 年济南一模)如图,水平的平行虚线间距为 d=60间有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一个阻值为 4、R 的正方形金属线圈边长 ld,线圈质量 m=100g。 线圈在磁场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保持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的速度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A线圈下边缘刚进磁场时加速度最小B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电热为 圈在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过程中,电流均为逆时针方向D线圈在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相等【答案】析】线圈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的速度相等,说明线圈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后,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线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g,位移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线圈下边穿过磁场过程中产生 5、的电热 Q= 正确由题意知线圈刚进入磁场时做减速运动,安培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知线圈上边缘刚进磁场时加速度最小,A 错误。 由楞次定律可知选项 C 错误。 由 可知线圈在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相等,D 正确。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 年济宁一模)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Q 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M、P 两端接有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 阻值为 r 的金属棒 直导轨放置,其它部分电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从t=0 时刻开始棒受到一个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 F,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运动中 6、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通过 R 的感应电流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面分别给出了穿过回路 磁通量 、磁通量的变化率 、棒两端的电势差 和金属tv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答案】析】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 ,感应电流为:I= ,由图可知:tI= =有: =以图象 B 正确;由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逐渐增 A 图描述磁通量与时间关系中斜率不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故 A、C 错误;由于感应电动势 E=金属棒的速度 v 随时间线性增大。 故选 (2013 年聊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相距为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ab、置在水平桌面上阻值为 R 的电阻与导轨的两端 a、c 相 7、连。 滑杆 量为 m,电阻为 r,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导轨上自由滑动,不计导轨和导线的电阻。 整个装置放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滑杆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滑轮后,与另一质量也为 m 的物块相连,轻绳处于拉直状态。 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当物块达到最大速度时,下落高度为 h,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至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是 滑杆 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绳子的拉力大小逐渐减小D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答案】析】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A 正确。 当 FA=, 8、速度最大,有: =最大速度 v= ,滑杆 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2() 正确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渐增大,C 错误。 根据能量守恒得,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回路产生的焦耳热和物块与滑杆的动能,D 错误。 6(2013 年青岛一模)如图所示,两条电阻不计的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 角,导轨的一端连接定值电阻 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一根质量为 m、电阻为 导体棒 直导轨放置,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 2果导轨以速度 v 匀速下滑,导轨此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阻 消耗的热功率为B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D若使 9、导体棒以 v 的速度匀速上滑,则必须施加沿导轨向上外力【答案】 【解析】设 度为 L,磁感应强度为 B,电阻为 2R,电路中感应电动势 E= 得到,受安培力 F= ;电阻 1= ;由得,P 1= ,选项 A 正确。 根据功率公式,得整个装置292= 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v+F+ v,选项 B 错误 C 正确。 以速度 v 向下运动时,以速度 v 向上运动时, 故=外,D 错误。 外7(2013 年青岛一模)如图所示,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仅限于虚线边界所围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内,一固定的正方形金属框,其边长与三角形的直角边相同,每条边的材料均相同,现在让有界匀强磁场向右匀速地通 10、过金属框且金属框的下边与磁场区域的下边在一直线上在磁场通过金属框的过程中电势差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四个图中的【答案】D【解析】由 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跟切割的有效长度成正比,由于是匀速运动,有长度跟时间呈线性关系,结合楞次定律可知,刚开始切割磁感线时金属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电势差 刚开始切割磁感线时金属框中感应电34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势差 选 D。 148(2013 年泰安市一模)如图所示,间距为 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值为 R 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 m、电阻也为 R 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 整个 11、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 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 v 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B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21m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 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2【答案】析】由题意可知金属棒在安培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由于速度一直减小,故安培力的大小一直减小,金属棒的加速度减小,故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 A 错误。 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安培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知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21m选项 B 正确。 由 可知 ,解得 ,选项 C 正确。 12、由 B 项可知整个回2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选项 D 错误。 21m214m9(2013 年烟台市一模)如图甲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在 y 轴方向足够宽,在 x 轴方向宽度为 a一直角三角形导线框 C 边的长度为 a)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中感应电流 i、端的电压 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答案】D【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又线框做匀速运动,故感应电流随位移线性增大;同理可知线框离开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随位移线性增大,方向为负,选项 误。 端的电压 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10. ( 2013 年枣庄市一模)如图甲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 m,电阻为 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 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 线框的 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 现使金属线框从 方某一髙度处由 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 象, 图象中内均为已知量。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空气阻力。 线 框 的 边 长 为 v1( 【答案】析】由楞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