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红对勾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1 力与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力与直线运动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64 分)1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 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1 B23 3C. D132 12 32解析:当用 物块时,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知 F 1用 物块时,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知:F N2 2 由题意知 2联立 得 2 3答案:图所示,一重为 8 N 的球固定在 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6 N,则 对球作用力的大 2、小为( )A6 N B8 0 N D12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 F 杆 N10 82答案:个高尔夫球静止于平坦的地面上在 t0 时球被击出,飞行中球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不能求出的是()A高尔夫球在何时落地B人击球时对高尔夫球做的功高尔夫球可上升的最大高度D高尔夫球落地时离击球点的距离解析:小球在空中只受重力作用,做斜抛运动,由 图知在 t2.5 s 时,到达最高点由vt 图象面积可求得 C、D 项;小球在 t5 s 时落地;因不知小球质量,由 W 人 求不12 20出 W 人 ,故 选 B 项答案:平直的飞机跑道上进行了一次特殊比赛 3、,飞机与摩托赛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飞机的加速度为 大速度为 托赛车的加速度为 大速度为 a1 f,物体以 6 m/s 为初速度,以 2 m/63 232) m27 21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s 1s 2s 3s 454 m ,B 正确答案:图所示,汽车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 20 m 处时,绿灯还有 3 s 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 时间(t) 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解析:v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 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 、D 图中 vt 图象中“面积”不等于 20 m, 4、A、D 错误;B 中 vt 图象的“面 积”可能等于 20 m,B 正确;C 中vt 图象的“面积”正好等于 20 m,C 正确答案:一水平力 F 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 F 从 0 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 a 随外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10 m/s 2,则可以计算出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F 为 14 N 时物体的速度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体的质量解析:由 aF 图象可知,拉力在 7 N 之前加速度都是 0,因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 7 N,选项 A 正确;再由图象可知,当 F7 N 时,加速度 为 0.5 m/ F14 N 时,加速度 为4 m/ , 5、mg,可求得 动摩擦因数及物体的 质量,选项 C、D 正确;物体运动为变加速运动,不能算出拉力 为 14 N 时物体的速度,选项 B 错误答案: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加速度计构造如下:一根轻质细杆的下端固定一个小球,杆的上端与光滑水平轴 O 相连接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硬质面板紧靠杆摆动的平面放置,并标有刻度线其中,刻度线 c 位于经过 O 的竖直线上,刻度线 b 在 线上,0,刻度线 d 在 线上,45. 使用时,若约定加速度计的右侧为汽车前进的方向,速度 v10 m/s ,g 取 9.8 m/车前进时 ()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b 处,则汽车加速度为 4.9 m/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d 处,则 0 6、.5 s 内汽车速度减小了 4.9 m/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b 处,则 0.5 s 内汽车速度增大了 4.9 m/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c 处,则 5 s 内汽车前进了 100 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b 处,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沿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 F 合 0,由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则汽车加速度为 a10 / 33m/m/项 A 错误;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d 处, 则汽车加速度为 a29.8 m/ 0.5 s 内汽车速度减小了 v2a 2t4.9 m/s 选项 B 正确;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 b 处,则 0.5 s 内汽车速度增大了 v1a 1t.5 m/sm/s,选项 C 错误;若细杆稳定地 7、指示在 c 处,汽车匀速运动,则 5 s 内汽车前进了 s105 m50 m,选项 案:答题(共 36 分,每题 12 分)9(2011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 速度为 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速度为 a;在第二段 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12 20s2 (2a)t 12 20设汽车乙 8、在时刻 速度为 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s 1、s (2a) s 1 (2a)t 12 20s 2vt 0 12 20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 别为 s、s,则有ss 1s 2ss 1s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57答案:人用质量为 5.0 磨石 A 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 A 与地面、A 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相同( g 取 10 m/s2)(1)当 A 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 5 N 打磨地面时,A 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用 A 对倾角 37的斜壁进行打磨(如右图所示),当对 A 施加竖 9、直向上的推力0 N 时,则磨石 A 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 2 m(斜壁长2 m)所需时间为多少。 ( 析:(1)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 A 在斜壁上运动过程中有(F 2mg) f2mg) N0 2mg)(F 2mg)a1 m/s 2又根据 x 2 12即 t2 1)(2)2 电视台娱乐节目在游乐园举行家庭搬运砖块比赛活动比赛规则是:如图甲所示向滑动行驶的小车上搬放砖块,且每次只能将一块砖无初速度(相对地面) 地放到车上,车停止时立即停止搬放,以车上砖块多少决定胜负已知每块砖的质量 m0.8 车的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比赛过程中车始终受到恒定的牵引力 F20 N 的作用,未放砖块时车以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获得冠军的家庭上场比赛时每隔 T0.8 s 搬放一块砖,从放上第一块砖开始计时,图中仅画出了 00.8 s 内车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10 m/1)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车停止时,车上放有多少块砖解析:(1)设车的质量为 M,放上一块砖后车的加速度为 有 Fm)gF m/s 28 2)设放上一块砖后经过 0.8 s 时,车的速度为 v1v 0a 1 上有 n 块砖,此时有 vnv 0a 1Ta 2Ta 即 vnv 0a 1T2a 1TT0(且 n 为满足该式的最小正整数)故 n1)8 2)5 块。2013年高考红对勾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1 力与直线运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