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期末一模联考物理新题精选分类解析 专题09 力学验证性实验内容摘要:

1、、力学测量性和验证性实验1 (5 分) (2013 山西省运城市期末调研)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一些实验,小车质量为 M钩码质量为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分,选不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A在利用该装置“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B在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时,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及盘的总重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 远大于 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时,可以通过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 am 关系即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D在利用该装置来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 2、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补偿阻力在利用该装置来 “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对小车的影响,则小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 答案:m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中,都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A 正确;在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及盘的总重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M 远大于m,选项 B 正确;在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 a1/m 关系即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选项 C 错误;在利用该装置来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前,木板左 3、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补偿阻力,选项 D 正确。 在利用该装置来“ 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则钩码重力应该远远大于摩擦力,小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 mM。 2 (2013 广东汕头市期末)如图(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操作:取下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为止图(c)为研究 “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时所得的实 4、验图象,横坐标 m 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 图(a) c )(8 分) (2013 广东省佛山市质检)小翔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 弹力F 与伸长量 l 的关系,由实验绘出 F 与l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弹簧劲度 系数为 N/m。 (2013 广东省佛山市质检)小丽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 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A. 如图丙,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 O;B. 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 5、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 O,记录细绳套 O 的 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 图丁中 B 弹簧称的读数为 N;C. 小丽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 B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丁所示,请在图戊中作出 B 的合力 F;D. 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 F 如图戊所示,观察比较 F 和 F,得出结论。 :125 方向 如图所示。 解析:F 与 l 的关系图线斜率等于弹簧劲度系数为 k=F/L=125N/m。 4.(2013 银川一中期末) 某同学做“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 B 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 6、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 1)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 m 与小车的质量 M 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2)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 d 如图乙所示,则 d = 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表示)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 m 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通过描点作出 v2m 线性图象( 如图丙所示) ,从图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小车质量一定时,_。 (4)某 同 学 在 作 出 的 v2m 线 性 图 象 不 通 过 坐 标 原 点 ,开 始 实 验 前 7、 他 应 采 取 的 做法 是 (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5. (2013 广东省江门市期末)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探究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图中桌面水平放置,小车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绳连接小;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 8、纸带上打下一列点,断开开关;换纸带,重复第二步的操作。 如图 a 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 A、B、C、D 、E 、F 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则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除钩码和砝码的质量、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 某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b. _;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 b 中的图线(其中v 2=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_。 6.(2013 年重庆市期末)为了简单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按:a将一端固定在木板 P 9、 上的轻弹簧置于水平桌面上,固定木板 P,在桌面上标记弹簧自由端位置 O,将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 A 位置,如图 1 所示。 b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运动至B 位置静止。 c将弹簧移至桌边,使弹簧自由端位置 O 与桌边缘对齐,如图 2 所示。 固定木板 P,使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 C 位置,使A。 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落至水平地面 D 处,O为 O 点在水平地面的竖直投影点。 若已经测得 离为 L,竖直高度为 h。 小木块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为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写出小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 10、表达式:=。 7.(6 分) (2013 河南郑州市一模)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且间距 2 、S 3、 S 5 、S 6 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 a 与所受外力 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 aF 图线,如图所示。 图线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选填或) ;小车 11、及车中的砝码总质量 m= (5 分)(2013 东北三省联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填“直流” 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 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砝码盘、砝码和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2013 河南洛阳市一模)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 x 与弹力 F 成正比,即 F=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劲度系数 k 的值。 下面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 F 与伸长量 x 的实验记录。 (1)请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 象。 (2)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 N/m。 【命题意图】本题意在考查变压器的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变压器原理的理解。 【答案】 (1)图象如图。 (2)0 2:由胡克定律,F=象的斜率等于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 =02N/m。 F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