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全程攻略精编专题提升训练 训练2内容摘要:
1、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 210 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 F 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图 210A将立即做变减速运动B将立即做匀减速运动C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2以 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a4 m/加速度,刹车后第 3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5 m B2 m C10 m D0.5 质点受到 10 N 的力的作用时,其加速度为 2 m/要使小球的加速度变为 5 m/应该给小球施的力的大小为 ()A10 N B20 N C5 2、0 N D25 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大速度为 120 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6 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路面 动摩擦因数干沥青 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两车间的安全距离最接近()A100 m B200 m C300 m D400 (2012安徽卷, 17)如图 211 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 ()图 211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6. (2012 3、海南单科, 6)如图 212 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 定在水平地面上,和 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 和 ,且 小物块沿斜面 上运动,经时间 到达顶点 b 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 滑在小物块从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 v 与时间 t 的关系的图象是 ()图 212、多项选择题7(2012新课标,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 4、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 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 213 所示,图线 a 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 vt 图象,图线 b 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213A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B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的数值为 C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 7.5 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012天津卷, 8)如图 214 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图 214A0t 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 5、大Bt 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Ct 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Dt 3 时刻物块 A 15 所示,在倾角 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 A、B ,它们的质量均为 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 F 拉物块 A 使之以加速度 a 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物块 B 刚要离开 C 时 F 的大小恰为 )图 215A物块 B 刚要离开 C 时 B 的加速度也为 速度 a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可以计算出加速度 a F 开始作用到 B 刚要离开 C,A 的位移为算题(2012江苏泰州三模)如图 216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 6、A、B 两个物体,B 在前,A 在后,A 正以 6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B 静止;当 A、B 之间距离为18 m 时,在 A、B 之间建立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为恒力,此后 B 物体加速,经过 4 s,物体 B 的速度达到 3 m/s,此时撤去 A、B 之间的相互作用,A、B 继续运动又经 4 s,A 恰好追上 B,在这一过程中:求:图 216(1)在 A 物体追上 B 物体前, B 运动的位移大小;(2)在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 A 和 B 的加速度 3)物体 A 和 B 的质量之比12如图 217 所示, “ ”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 滑表面 水平面夹角为 37力传感器 7、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 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70.6,70.8,g 取 10 m/:图 217(1)斜面 长度;(2)滑块的质量;(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参考答案1C 物体在力 F 作用下向左加速,接触 弹簧后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合外力向左逐渐减小,加速度向左逐渐减小,速度增大,当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力 ,加速度为 0,速度最大,物体继续向左运 动,弹簧弹力大于力 F,合外力向右逐渐增大,加速度向右逐渐增大,速度减小,最后速度减小到 0,此时加速度最大,综上所述,A 、B、 8、D 错误,C 正确 2D由 vt得 t s,则第 3 s 内的位移,实质上就是 22.5 s 内的位移,x 20.5 m123D根据 F1,把 0 N,a 12 m/s 2,代入,得 m5 由 F2,把 m 5 kg, m/入,解得 5 N4B 当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最长,路面的动摩擦因数最小时对应的最长距离是安全距离v120 km/h33.3 m/s,反应时间 t0.6 s 内位移 0 m;又mga 3.2 m/s2,173 m;ss 1s 2 193 m 设斜面的倾角为 ,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知物块的加速度 a0,即 0,故 aa,物块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故选项 C 正确,选项A、B 9、、D 错误 6C 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知,物块在 c 点的动能小于初动能,即 v B、D 错误,C 正确7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 A 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 B 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 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 C 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 D 正确 8 图线 a 表示的 vt 图象加速度较大,说明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同,则 Ffma a ,图线 10、b 表示物体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有 fma b,解得 Ff,A 项正确;有水平拉力时,物体位移为s 3 m12 m,故拉力做功的数值为 W,B 项正确;撤去拉力后5 32物体能滑行 13.5 m,C 项错误;动摩擦因数 ,D 项错误309 在 0t 1时间内物块 A 所受的合力为零,物块 A 处于静止状态,根据P,力 F 的功率为零,选项 A 错误;在 A 受到的合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此时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选项 B 正确;物块 A 在 t1t 2时间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 t2t 3时间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 3时刻,加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选项 C 错误、选 11、项 D 正确10 物块 B 刚要离开 C 时 B 的加速度为 0,A 项错;未加 F 时对 A 受力分析得弹簧的压缩量 ,B 刚要离开 C 时对 B 受力分析得弹簧0k ,此时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0得g,B 项正确、C 项错;物体 A 的位移 x1x 2 ,D 项正确析物体 B 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1)t1v m18 324 34)(2)m/s 2体先减速运动再匀速运动A 减速运动的位移:x1v 064 2248a A,12 21 12A 匀速运动的位移:x 2(v 0a 416a A,由题知 xAx 1x 2x B18,即 4824a A1818,解得 .5 m/s 2.(3)由牛顿第三定律有 质量之比 2(1)18 m(2) .5 m/s 2a Bm/s 2(3)1)分析滑 块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6 m/s 2通过图象可知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s 3 1(2)滑块对斜面的 压力为 木块对传感器的压力为 1由图象可知:F 112 N,解得 m2.5 3)滑块滑到 B 点时的速度 为:v 1a 1 m/s,由图 象可知:f 15 N, s,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ff 15 N,a 2 2 m/s ,s2v 18 m,W40 2 2答案见解析。2013年高考全程攻略精编专题提升训练 训练2
相关推荐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当 k0时,在每一象限内, y的值随 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 k0时,在每一象限内, y的值随 x值的增大而增大。 kyx小结: 随堂练习 ,其图象位一第一、三象限的有 ____________。 在其所在的象限内,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的有 ___________. 1 0 . 3 1 0 7( 1 )。 ( 2 )。 ( 3 )。 ( 4 )2
1、18 分“实验题”是这样拿下的题型专练1(应用型 )如图 10 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 20 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1)调节_ ,使电表指针停在指针对准_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2)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挡的_位置(填“1” 、 “10”、“100”或“1 k”)(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 “”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_
3 6 5 1 3 4 2 0 . . . y x . . . . y = — 4 x 7 7 8 7 8 . 7 8 . . . 8 1 2 3 4 5 6 4 1 2 . 3 5 6 1 2 4 5 6 3 6 5 1 3 4 2 0 . . . . . y x . . . . y=— 4 x . x y 0 1 3 2 4 5 6 1 2 3 4 5 6 6 6 5 3 4 1 2 4 5
6 6 6 5 3 4 1 2 4 5 3 2 1 . . . . . . . . . . . 思考: 你认为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议一议 :你认为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与同伴交流 . 答 : ,自变量的值可以选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一对的数值 ,这样既可简化计算 ,又便于描点 . 、描点时 ,要尽量多取一些点 ,这样方便连线 . . ,但不能和坐标轴相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