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9期)专题12 力学实验内容摘要:
1、(第 9 期)专题 12 力学实验1(5 分)(2013 河南十所名校联考)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 O 点。 设重力加速度为 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 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 (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 2(2013 浙江省杭州市二模)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带夹子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 2、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毫米刻度尺B秒表C012V 的可调节直流电源D0220V 的可调节交流电源(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前后要连续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你认为需要并合理的步骤是。 (选出下列几点中需要的字母后按合理顺序排列)A释放纸带 B接通电源 C取下纸带 D切断电源(3)释放纸带前的瞬间,重锤和手的位置合理的是 (填“甲”、“乙”或“丙”)(4)下列所说的实验中涉及到的处理方法或实验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即使不用天平测重锤的质量,同样也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该实验选取的纸带,测量发现所打的第一和第二点间的距离为 明打点计时器打第一点时重锤的速度不为零C本实验中需要直接 3、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重锤下落的高度,通过计算得到的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和速度值D为了计算方便,本实验中先选一条打点计时器打第一点时重锤的速度为零的清晰纸带,然后通过对纸带的测量、分析,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再代入表达式:进行验证21本实验中,实验操作非常规范,数据处理足够精确,实验结果一定是 大于,不可能出现 略大于 013 宁夏银川一中)某个同学分别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 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 A 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 d 如图乙所示, 4、则 d = 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表示);(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 m 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选填“ vm”或“ v2m”)图象;、 (12 分) (2013 湖南省长沙市模拟)彭仁合作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家中水龙头的滴水情况。 当水龙头拧得较小时,可以控制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面上,小组发现:第一滴水碰地的同时,第二滴水刚好从水龙头处下落。 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同学们找来了秒表和卷尺。 首先量 5、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 h,再用秒表计时。 当他们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 ,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 ,一直数到“ 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 t。 (1)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 ;(2)测得 h=1m,当数到 n =20 时秒表的示数 t=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 vm/s;(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大家又做了以下实验:找来一块挡板,让水滴落在挡板上。 改变挡板和水龙头口之间的距离 h,并仔细调节水龙头滴水的快慢,使得总是在前一滴水滴到挡板上的同时,后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 计时方法仍和上面一 6、样。 从实验中又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 6 组数据(连同上面的一组共有 7 组数据)。 请选取合适的坐标轴,标上数据和单位,作出相应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平均速度和下落高度的函数关系为。 次数 1 2 3 4 5 6高度h(m)m/s) (10 分)(浙江省台州市 2013 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空气阻力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他们采用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1)为了平衡小车运动中与木板之间的阻力。 应该采用下面所述的 方法(选填 A、B、C、D)。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静止的小车开 7、始运动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夹在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所打的点间隔均匀D以上操作均可以(2)平衡了小车与木板间的阻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3)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 与速度 的数据如下表:象。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根据 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2013 湖南省六校联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学校的数字实验室设计了一个测量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 设计的实验装 8、置如图所示。 将长直木板 B 支成斜面,小车 C 的前端固定挡光片P,光电门 G 固定在木板的侧面 A 处,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 O 由静止释放,用光电计时器(未画出)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兴趣小组共准备了宽度 不同的tx五块挡光片,分别做了五次实验(每次实验时挡光片的前沿均与小车的前端对齐),并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 )。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验顺序 (cm)x( )vm/ 22 题图)(甲) (乙)0 2 4 6 8 10 12 (10-2):(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如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t 图线;v(2)由所画出的 t 图线,得出小车的加速s 2; 9、(3)由所画出的 t 图线,得出小车前端过A 处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 (以上两空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答案:(1)(4 分)如右图(2)(3 分)给分)(3)(3 分)给分)解析:设挡光片初始位置距离光电门 x,运动时间 t,则有 x= x+x= a(t+t) 2,117.(4 分)(2013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二模)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 m=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 O 为第一个点, 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s 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 10、. 80m/么:O A B (1)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 O 点和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左(1 分) (2) B (1 分) 解析:越靠近重物的位置打点越早,点迹越密集,B 点更方便计算速度故取 B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8.(8 分)(2013 上海市浦东新区 4 月高考预测)某学生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相同厚度的普通均匀条形玻璃片的振动频率 f 与其长度 l 的关系,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振动频率 f 随玻璃片长度 l 的变化而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变化;振动频率 f 与玻璃片的长度 l 的关系为_( 11、比例系数用 表示)。 比例系数 k 的大小为_(若 k 有单位,请按国际单位制带上 k 可能与_有关(至少写出一项)。 音符 C 调 频率 f(玻璃片长度 l( 392 2906 440 274低音区7 494 2581 523 2512 587 2373 659 2244 698 2175 784 2056 880 194中音区7 988 1831046 17821174 168高音区 31318 1589、(9 分)(2013 陕西师大附中四模)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 他以圆型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其质量、半径、角速度等的具体关系。 如图所示,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 ,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和砂轮间的摩擦力恒为 10N(转动过程动能定理也成立。 不计转轴的质量及其与支架间的摩擦)。 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角速度旋转的进行实验,最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半径/量/m 0角速度/4 1 2 84 1 4 324 2 2 164 4 2 328 1 2 1616 1 2 32(1)根据题给数据计算砂轮的转动动能 填在上面的表格里。 (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 m、角速度 、半径 r 的关系式为_。2013年高考物理 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9期)专题12 力学实验
相关推荐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与年产量的 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 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课本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二 .金属资源保护 铁轨的锈蚀 铁钉的生锈 各种铁制品的锈蚀 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探究 金属锈蚀的原因 、 防护的方法 和
1、(第 9期)专题 10 电磁感应1. (2013 甘肃省白银市模拟)如图 1所示的下列实验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 )答案: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图 C。 2(2013 甘肃省兰州市模拟)一接有电压表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向右作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有感应电流,有感应电动势B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也无感应电动势C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1、(第 9 期)专题 17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1、(2013 陕西师大附中四模)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图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 图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图结出电磁感应现象及规律D.、图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 (2013 江西省质检)为了测量篮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着地时地面对篮球的最大弹力,一位同学采取了如下方法:
寄情山水 , 以诗酒自娱 , 排遣遭贬谪的抑郁。 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 、 与民同乐 的旷达情怀。 学习目标 :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以及文章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背景。 2.掌握字音,明确节奏,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训练背诵。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疏通第一段的文意,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重点) ,明确文段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难点) 学法指导: 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