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重难点突破 跨章节综合训练六内容摘要:

1、,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 H H n 是核聚变反应31 21 42 10B. H H n 是 衰变31 21 42 10C. U n n 是核裂变反应23592 10 14456 8936 10D. U n n 是 衰变23592 10 1405 9438 10解析B 项为轻核聚变, 衰变的实质为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后释放出一个电子,选项 B 错误; 衰变的实质是释放氦核( 粒子),而 D 项只是重核裂变,并未释放 粒子,选项 D 错误,正确选项为 A、C.答案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 A 与中子数 N 关系的是图()解析由 A N Z,而 2、Z 一定,知 A 与 N 图象是一条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项 B 正确答案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B由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C由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D用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 C 6 种光子,选项 A 错误;24432由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所以频率最小,选项 B 错误;由 n4能级跃迁到 n1 能 3、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波长最小,最不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选项 C 错误;从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 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D 正确答案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若再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 A 正确答案1927 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 4、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解析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该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选项 C 说法不正确答案量为 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 质量为 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 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填选项前的字母)A. v B. (v) D. (v)mM 析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5、,对救生员和船有( M m) 得 (v)案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异向的 、 B 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 ma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A静止 B向右运动C向左运动 D无法确定解析选取 A、 B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初始时刻系统静止,总动量为零,最后粘合体的动量也为零,即粘合体静止,选项 A 正确答案小物块从粗糙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物块经过的路径上有 A、 B 两点,且 A、 B 间的距离恒定不变当 O、 A 两点间距离增大时,对小物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大B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小C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增大D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减小解析依题意, 离越大即小物块初始释放位置越高,则经过 的时间变短,故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小,选项 A 错,B 对;在 小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的位移恒定,故合外力对小物块做功不变,即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不变,选项 C、D 均错答案012 年 7 月 13 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又在获多项重大突破中再创两项世界纪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H H 1 42 10B. “人造太阳”的核反 7、应方程是 U n 0 14156 9236 10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计算公式是 E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 析A 是核聚变反应,B 是核裂变反应,故 A 对,B 错核反应方程中计算能量的关系式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故 C 对 D 错答案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2m 的长木板,其左端放有一质量为 m 的重物(可视为质点),重物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和重物都静止,现在给重物以初速度 长木板撞到前方固定的障碍物前,长木板和重物的速度已经相等,已知长木板与障碍物发生弹性碰撞,为使重物始终不从长木板上掉下来,求长木板的长度 L 至少为多少。 (重力加速度为 g) 8、解设碰撞前,长木板和重物的共同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得3 木板以速度 弹,最终两者的共同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得2 功能关系得 0 32 2解得 L A、 B、 C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 m,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B、 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 B 和 C 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 B、 C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 A 以初速 、 C 的连线方向朝B 运动,与 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 C 与 A、 B 分离已知 C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 弹簧释放的势能解析设碰后 A、 B 和 C 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 v,由动量 9、守恒得3 设 C 离开弹簧时, A、 B 的速度大小为 动量守恒得3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细线断开到 C 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3m)(2m)v 12 12 21 12 20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0答案 全可充当未来的主要能源两个氘核的核反应为:H H n,其中氘核的质量为 核的质量为 u,中子的质量为21 21 32 u(1 u 相当于 求:(1)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在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 行对心碰撞,并且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情况下,求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氦核的动能解析(1)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m 2 E 可知释放的核:E (2 mn)2)把两个氘核作为一个系统,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由于碰撞前两氘核的动能相等,其动量等大反向,因此反应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即 ;反应前后系统的总能量守恒,即 E E 因为 1,所以12 22 23,由以上各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答案(1)2)E 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