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8内容摘要:

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 研习课文 [第二段 ] 在详尽地记叙了上述惨痛事实后,作者又引用历史上 “ 善传游侠 ” 的史迁 “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 的事作比较, 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悲痛的情怀。 这一段记 烈士遭受冷落的境况 ,恰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 “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 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 “ 滋可痛已 ” 的深沉情感。 “ 变乱 ” , 系指 1912年 4月孙中山被迫把政权交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夭折; 1913年 3月坚持 “ 共和 ” 制度的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宋教仁被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洪述祖派遣的特务武士英所刺杀; 1914年 5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并于1915年 12月公然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为 “ 皇帝 ” ; 1917年 7月,又上演了张勋复辟的丑剧; 1917年 7月开始的护法运动支持了仅一年又告失败,以及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新老军阀的连年混战等情况。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烈士坟茔,仍 “ 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 ,民国七年 (1918), “ 始有墓碣之建修 ” ,民国十年 (1921), “ 始有事略之编纂 ”。 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 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 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 !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 “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 形成对照,强烈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