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冲刺大题攻关专题09 热学内容摘要:
1、【2013 高考会这样考】体、能及其与机械能的区别、晶体、表面张力、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相对湿度等概念. 考在本章出计算题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涉及到计算的知识点,如微观量的估算、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要引起高度重视.【原味还原高考】一、)分子的大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 m估测的方法:油膜法(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10 )阿伏加德罗常数:1 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用符号 示,N A=023 N A 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4)分子模型球体模型直径为立方体模型边长为 d= (1)扩散现象:散越快 .(2)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颗粒越 2、小,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的距离,其数量级为 10m.(4)如图所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r=r 0 时,F 引 =F 斥 ,分子力 F=0; 时,F 引 和 F 斥 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 F 斥 比 F 引 减小得更快,分子力 F 表现为引力;r10r 0(10-9 m)时,F 引 、F 斥 迅速减弱,几乎为零,分子力 F0.【特别提醒】子的体积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d= 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 3、方法技巧】处理微观量估算问题的方法,分子体积 子直径 体的质量 M,体积 V,密度 ,摩尔质量 尔体积 据质量、摩尔质量或(体积、摩尔体积) ,求出摩尔数,进而求分子数.【特别提醒】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体中,而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都随间距变化,所以分析分子力做功时,应先明确分子力表现为什么力,在间距变化过程中做什么功,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 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为:(1)当 r,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 r 的增大,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2)当 r,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 r 的减小,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4、(3)当 r=,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是负值,因为选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4)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决定内能的因素微观上: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个数.宏观上:温度、体积、物质的量(摩尔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了多少功,物体内能就减少多少.热传递:当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内能就减少多少.【特别提醒】 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5、但由于氢气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分子质量,子势能不一定就越大,也有少数物体(如水变成冰) ,体积变大,分子势能反而变小. 定要分析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可能性,)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2)表达式:U=QW(3)符号规定外界对物体做功 W0【来源:全,品中&高*考+网】做功 W 物体对外界做功 W0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Q0吸、放热 Q 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Q00内能变化 U 物体内能减少 U)表述一: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 6、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2)条件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械能守恒定律具有适用条件,而能量守恒定律是无条件的,是一切自然现象都遵守的基本规律.(3)两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特别提醒】依照符号法则代入数据,对结果的正、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然功与热量具有相同的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中只存在能量, 有确定熔点:例如,石英、云母、明矾、(1)固体 食 7、盐、味精、蔗糖等是晶体非晶体 无确定熔点:例如,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2)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3)各向异性: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同,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离小得多,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 10m 左右.(2)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大,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绷紧,浸润与不浸润也是表面张力的表现.(3)液晶: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液晶在显 8、示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名师点睛】之,于有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种温标的比较:两种温标温度的零点不同,同一温度两种温标表示的数值不同,但它们表示的温度间隔是相同的,即每一份的大小相同,t=T.两种温标的单位: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K).(2)三个状态参量的比较参 意 义 单 位 换算关系(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国际单位:开尔文(K)常用单位:摄氏度() T=t+压强(p) 取决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取决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 国际单位:帕斯卡(用单位:大气压(1 05 60 9、积(V) 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 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 国际单位:m 3常用单位:升(L) 1 03 L=106 3)气体的状态及变化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我们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一定质量的气体,p 与 T、V 有关,三个参量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参量发生变化,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严格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叫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当做理想气体处理.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实际气体在一定程度的近似,气、氮气、氦气,在常温下,可按理想气体处理.(2)玻意耳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 p 与体积 V 成反比. 10、公式: 或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总数是一定的,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减小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反之亦然,(3)查理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 p 与热力学温度 T 成正比.公式: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增大.(4)盖吕萨克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 V 与热力学温度 T 成正比.公式: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要保持压强不变,只有增大气体的体积,减小分子的密集程度.(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1 变到状态 2 时,尽管 p、V、T 都可能改变,但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不变.公式:。 )利用垂直于坐标轴的线作辅助线分析同质量、不同温度的两条等温线,不同体积的两条等容线,图所示,V 1 对应虚。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冲刺大题攻关专题09 热学
相关推荐
妈叫什么名字吗。 我们祖国妈妈的全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年祖国的名字)。 2.老师对祖国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的国名全称。 简称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三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在历史上,我国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越,2020——
3锐角比直角小。 ( ) 4 .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 ( ) 5.直角比钝角大。 ( ) 6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1、【2013 高考会这样考】用条件,势和电势差的概念,知道它们分别从力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来描述电场,电荷的电场、等量同种(异种) 点电荷电场、电荷的正负、电势的正负、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能解决有关问题. 手定则分析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受力、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替场中运动的问题. 【原味还原高考】一、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嗽 钩 件 喷 设 浴 shū b236。 xū bǎng tōng bēi s249。 k233。 s242。 u gōu ji224。 n pēn sh232。 y249。 读 一 读 说 一 说 必 必定 必要 必须 务必 钩 衣钩 钩住 鱼钩 钩子 通 通道 交通 通行 通过 喷 喷射 喷水 喷泉 喷洒 返回 杯 件 住 须 能 飘 必 事 返回 我会读 舒服 必须 绑住 普通 水杯
1、:题号填到下表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是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是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公园里的喷泉的喷嘴与地面相平且竖直向上,某一喷嘴喷水流量 Q=5L/s,水的出口速度 =20 m/s,不计空气阻力。 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 )0v
个 2 相加,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24=8 (人)或 42=8 (人), (师边说边板书。 ) 24 读作 2乘 4, 42 读作 4乘 2。 (学生跟老师读) 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早就听我爸讲过,中间的叉号就是乘号,还能用“ 二四得八 ” 算出来。 师:(投去赏识的目光)你知道的真多。 除 了中间的符号是乘号,我们把 2和 4 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 8 叫做积。 (师边讲边板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