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密破仿真预测卷14(解析版 含选题表)内容摘要:
1、: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答案】 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 D 错误,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试题难易分布 考查知识点基础 中档 稍难物理学史 1 共点力平衡 2摩擦力 3牛顿第二定律 4 13运动力与图像 5 12机械能 6电场 7稳恒电路 8磁场 9、 14力学实验 10测电阻实验 11选修部分15-5),两光滑平板 2、O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 0=75的 V 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 表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若球对板 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下列 值中哪个是正确的()A15 B30 C45 D60【答案】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 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 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 轮带动 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 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 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 物体 A 和B若滑轮转动时与绳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 m 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 A 3、和 B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知下列四个关于 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AT 1= BT 1=21(m)g 12(m)T 1= DT 1=21(4) 12()5.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两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初速度 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 t,前进了距离 l,达到最大速度 此过程 4、中电动机功率恒为额定功率 P,受的阻力恒为 此过程中电动机所做的功为()A B Df 12227. 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 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 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 M 为旋钮的内部接线端子,旋钮有“高”、“中”、“低”、“关”四个挡,每个挡内部接线有如图乙中所示的四种方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 方式为“高”档 Bb 方式为“低”档 Cc 方式为“关” 档 Dd 方式为“中”档9.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 角,导轨与固定电阻 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 量 5、为 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 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导体棒 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 v 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F此时()A电阻 耗的热功率为 B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C电阻 耗的热功率为 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 )10.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瞬间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m/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解:根据题意知道问题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 6、动到停止根据结合 量数据结合加速度定义式得出:11.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 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 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电压表(05V,内阻 10 B电压表(010V,内阻 20电流表(0阻 1) D 电流表(0阻 滑动变阻器(5,10A) F滑动变阻器(500,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表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2)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并把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有 A、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MA 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 7、 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同时 B 物体在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求:(1)A 物体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它的速度方向可能与 B 物体相同。 (2)要使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作用在 B 物体上的力 F 应多大。 (3)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B 物体的最小位移为多少。 ,在倾角 =30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 m=60车的质量 M=10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小车总重的 ,斜面足够长,当人以 280N 的力拉绳时,求:(1)人 8、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2)人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大小为 3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14. 如图(a)所示,在以 O 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 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 U 为常量,R 1= 2=3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从内圆上的 A 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 出,求粒子在 A 点的初速度 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b) ,已知粒子从 长线与外圆的交点 C 以速度 出,方向与 长线成 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 9、在图(b)中,若粒子从 A 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 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 ,急需将某氧气瓶中的氧气分装到每个小氧气袋中,已知该氧气瓶容积为 25 升,内部压强为 4.0装好的氧气袋中压强为 1.0装过程中气体,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假设能将瓶中氧气全部分装刭各氧气袋中而不剩余,并且各氧气袋的压强刚好达到要求分装氧气过程中,已知外界对氧气做功 2.0析该过程氧气吸放热情况及多少求分装后氧气的总体积请在答题纸上作出该过程的 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阴影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B拍摄全息照片、用透明的标 10、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等都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C摄像师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玻璃橱窗里的陈列物的照片时,往往要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一个偏振滤光片,使拍摄的景像更清晰,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D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路边施工处总挂着红色的电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色光比其他颜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2)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波向右传播,在 刻刚好传到 B 点,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且再经过 点也开始起振,求:该列波的周期 T从 t=0 时刻起到 P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 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其所经过的路程。 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2 11、0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 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子核反应中,反应前后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都是守恒的B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分立的特性提出电子轨道和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C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D光电效应和 粒子散射实验都证明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如图所示,一个运动的中子与一个静止的中子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动量 (“一定”、“可能 ”或“一定不”)守恒,碰撞后 A 中子 (“静止”、“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 )(3)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总装机容量 09W如果 1g 铀 235 010J假定所产生的能量全部转化成电能,每。2013年高考物理密破仿真预测卷14(解析版 含选题表)
相关推荐
D.硫酸铜溶液 13.多数合金与组成 成分 相比较,合金的( ) A.熔点高,硬度小 B.密度大 C.性能差 D.熔点低,硬度大 14. 在 CuCl2和 MgCl2的混合液中 ,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 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 Zn B. Cu C. Cu和 Mg D. Zn和 Cu 二、 填空题 1.下列金属: A.铝 B.铜 C.锌 D.钛(用序号填写)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A.{4,5,6,7,8} B.{3,4,6,7,10, 16} C.{3,4,5,6,7,8,9} D.{3,4,5,6,7,8} 【 分析 】 注意到集合 A与集合 B的并集的定义中 : (1)集合 A∪ B中的元素必须是集合 A或集合 B的元素 , (2)集合 A∪ B包含集合 A与集合 B中的所有元素 . D 返回 已知 A={x|x≤1或 x≥3},B={x|ax4},若 A∪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回答:“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 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
1、(2013 安徽师大摸底)如图所示,在 x 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在 面内,从原点 O 处沿与 x 轴正方向成 角(0)以速率 v 发射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v 一定, 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B若 v 一定, 越大,则粒子在离开磁场的位置距 O 点越远C若 一定,v 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越大D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