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内容摘要:
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 只恐 ” 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 武陵春 》 (1)主题思想 本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词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的环境中流荡无依 的才女形象,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 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2)文脉结构 武陵春 上阕:写眼前凄清景色,凄楚心情 下阕: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品读赏析 找出词中写愁的句子,体味它的妙处。 哀愁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作者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该比喻化虚为实,语意新奇。 探究学习 比较 《 望江南 》 和 《 武陵春 》 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之处。 1、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 《 望江南 》 清新明快, 《 武陵春 》 直率凄婉。 2、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3、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 武陵春 》 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 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 《 望江南 》 反映了思妇喜悦、急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变化。 《 武陵春 》 从愁思满怀写起。 经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 范仲淹 范仲淹( 9801052),字 希文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人。 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他的词风格明健,善写塞上风光,卒谥文正。 有 《 范文正公集 》我们学过 《 岳阳楼记 》 ,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作者简介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译文 渔家傲 秋思 上阕写景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忧国之情 借景抒情 文脉结构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 霜满地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通过对 塞外风景 的描写,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 和 思乡忧国 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主题思想 苏轼 (1037— 1101),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 豪放派 词人代表,“ 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 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 ,文学上造诣非凡,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 ”。 诗文有《 东坡七集 》。九年级上册词五首
相关推荐
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狂在百姓 倾城,观看狩猎 狂在 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 —— 豪壮 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鬓微霜,又何妨。
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1(2012济南市高考模拟)如图 79 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极板 平放置,板长 L1 m间距 d m,两金属板间电压 U110 4 V;在平行金属板33右侧依次存在 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 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角形的上顶点 A 与上金属板 M 平齐,与金属板平行,的中点 P 恰好在下金属板 N 的右端点;正三角形 2,已知 A、F、G 处于同一直线上B
. How。 to ( )4. —What a pity! Michael Jackson died on June 26, 2020. —So it is. Doctors said he ________ breathing when they arrived. A. has stopped B. stopped C. had stopped D. was stopping ( )5.
6。 忌讳 ch237。 q236。 完 y225。 ng假装 l249。 竹器 于是 z232。 n诬陷中伤 niān用两三个手指拿 chāo抓取 补充注释 马超 :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夏侯谆 :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 夏侯,复姓。 朝歌长吴质 :朝歌,汉代所置的县份,故地在今河南境内; 长,县的行政长官。 汉代制度 ,万户以上的大县 ,长官为令; 万户以下的小县长官称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