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1期)专题16 选修3-5内容摘要:

1、(2013 江苏宿迁检测)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 速度一定为 线甲由 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C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1(5 分)现有 a、b 两种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 用 a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 则:用 b 光照射该金属时, 发生光电效应;(填“能”或“不能”)若增加 a 光强度,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增大。 (填“能”或“不能” )2(10 分)质量为 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质量为 m,以水平速度 中木块并最终停留在木块中。 求: v 碰静止球 木块的最大动 2、能;子弹和木块的位移之比。 3(2013 徐州摸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垒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汤姆生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4(2013 徐州摸底)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 b、b 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A 质量为 2 质量为 1使两物体同时沿直线背向而行(m/s, m/s),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 kgm/s,两物体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6 2解析: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 mB kgm/s。 由动量守恒定律, mB mA+mB)v 解得两物体共 3、同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2m/s。 5(2013 徐州摸底)某光源能发出波长为 可见光,用它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知普朗克常量h=0s,光速 c=3108m/s求:上述可见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该金属的逸出功。 6用中子轰击铝 27,其核反应方程:(1) n ;27130241有放射性,其核反应方程为:(2) ,则41 42AX 是 Y 是 (1 )是 衰变 D ( 2)是 衰变7 (2013 连云港摸底)图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 A、B 相互作用前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 10 、B 之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并用绳子连接,开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 绳子烧断 4、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 已知滑块 A、B 的质量分别为 200g、 300g。 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可判断A、B 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B 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6cm/A、B 两滑块的动量相同DA 滑块的动量变化量与 B 滑块的动量变化量之和为零答案:析: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可判断 A、B 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cm/s =6cm/s,选项 确;A、B 量不相同,A 滑块的动量变化量与 B 滑块的动量变化量之和为零,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8 (2013 连云港摸底)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 入射光频率 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由图象可知A该金 5、属的逸出功等于 止电压是确定的,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C若已知电子电量 e,就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 射光的频率为 2,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2013 连云港摸底)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现有大量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B氢原子由 n=3 跃迁到 n=2 产生的光频率最大C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 原子由 n=3 跃迁到 n=l 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9 分) (2013 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考) 如图所示,一质量 顶右端放一质量 物体可视为质点。 现有一质量 00m/留在车中,最终小 6、物块以 5m/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 0m/:子弹刚刚射入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小物块脱离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2)解析: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 1 (2 分) 解得 0m/s (2 分)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0m 1)v 1=(m 0m 1)v 2m 2 (3 分)解得:v 2=8 m/s (2 分)11.(2013 苏北四市联考)下列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物理理论,其中错误的是_A 普朗克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B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动量 p、波长 , 7、满足 =h/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D 波尔的定态理论和跃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答案:D 解析:波尔的定态理论和跃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选项 D 说法错误。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的波动性B 235U 的半衰期约为 7 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 射线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13 从 1907 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他通过 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 与入作出 图象,由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 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图中频率 、 、遏止电压 、 及电子的电1为已知,求:e普朗克常量 h;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0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发现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答案:析: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量子化的,不是任意的,选项 A 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 正确;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选项 C 正确;发现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选项 D 正确。 1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B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假设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则该光子不可能落在暗条纹处C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锌板 紫外光灯 粒子散射实验,辐射强度极大值的光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