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卡门实验 的过程和结果 设疑:屏幕展示问题 并组织学生讨论 ( 1) 用 18O分别标记什么物质。 ( 2)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屏幕展示光合作用产物中各种元素的来源 让学生思考。 从而顺利过渡到萨克斯实验 观看 实验 过程和 结果 积极思考, 主动展示学习成果,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交流合作,形成最佳答案,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拓宽。 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阅读教材 学生人人参与讨论 从而顺利过渡到萨克斯实验。 学生能够直观地 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萨克斯的实验假设是什么。 利用萨克斯的装置还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阅读教材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并讨论而得出答案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 了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 四个 经典实验,大家学习后都有什么感悟。 请交流。 课下作业: 填写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实验表格的内容。 ( 见导学案 ) 阅读教材 P103“光合作用的过程”,总结 影响光合作用 的 因素 有哪些。 (第二课时) 4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包括问题设置和学习任务的布置等) 学生活动 设 疑 导 入 设疑: 上节课我们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谁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 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 屏幕展示: ( 2*2/*22 O)OCH(OHCO 叶绿体光能) 反应式表示出光合作用条件、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它并不能表达光合作用具体过程,那么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怎样。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创设问题 情境,激 发学生的 学习 兴趣, 导入新课。 光 合 作 用 的过程 (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 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大的阶段。 多媒体 演示类囊体上光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光反应阶段 请 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 P103图 515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光反应部分 并思考下列问题。 (屏幕 展示 ) ( 1)光反应的部位在何处。 ( 2)光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 3)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哪两个方面的用途。 ( 4) 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通过反应式描述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 是怎样 变化 的。 ( 5) 光反应中产生的 [H]和 ATP到哪里去了。 ( 屏幕展示 ) ①发生部位 :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 ②反应条件 :光、水色素分子、酶 ③水的光解和 ATP的形成 ④物质变化 : : 学生观看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演示,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强化记忆。 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回答老。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六年级-第一单元-草虫村落
,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鼓掌、赞叹、惊叹,因为演得那样全神贯注,而且这种音乐只有昆虫才有。 当我们用心倾听的时候,会发现昆虫的鸣叫是动听的音乐。
2013年高考物理闯关密训系列 专题10 交变电流 传感器
1、:题号填到下表专题 10 交变电流 传感器测 试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是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是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如图 10112 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 恒定的角速度绕 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 直在 t0 时刻
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课下限时训练二 牛顿运动定律
1、,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 B 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 N 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 h 处由静止下滑,通过 B 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图 1AN 小于滑块重力BN 大于滑块重力CN 越大表明 h 越大DN 越大表明 h 过一段位移 x 所用的时间为 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x 所用时间为 )A. x t2 x t2. x t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