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案例内容摘要:
设计意图】 创设 丰富的 生活情境, 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试图从不同角度帮助同学们理解“充分”和“必要” . 例 1.下列 “ 若 p,则 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1) 若 5a 是无理数 ,则 a 是无理数 ; ( 2) 若 012 x ,则 1x ; ( 3) 若 yx ,则 22 yx . (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的实质是判断命题是否为真 ) 解:命题 ( 1) 、 ( 3) 都是真命题 . 所以,命题 ( 1) 、 ( 3) 中的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问: 以上 哪些命题中的 p 是 q 的 必要 条件。 解:命题 ( 1) 、 ( 2) 的逆命题 都是真命题 . 所以,命题 ( 1) 、 ( 2) 中的 p 是 q 的 必要 条件 .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分析,将新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构建过程转化为已有知识(命题真假的判断)的应用过程 . 3.巩固新知 例 2.用 “ 充分 条件 ” 或 “ 必要条件 ” 填空: ( 1)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四边形为矩形的 ___________; ( 2) 5a 的 __________是 a 为正数 . 答案: ( 1)必要条件; ( 2) 必要 条件 . 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问题中, ( 1)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吗。 ( 2) p 是 q的 必要 条件吗。 ① bap : bcacq : ; ② 2: xp 3:xq ; ③ 22: baxp abxq 2: ; ④ p: 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等于半径 q: 直线 l 是圆的切线 . 解: ( 1) 因为在问题 ③ 、 ④ 中都有 qp . 所以,在 问题 ③ 、 ④ 中,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在 ① 、 ② 两个问题中 qp , p 与 q 的关系 可 称 p 不是 q的充分条件, 或 称 p 是 q的不充分条件 . ( 2) 因为在问题 ② 、 ④ 中都有 pq . 所以,在 问题 ② 、 ④ 中, p 是 q的 必要 条件 . 在 ① 、 ③ 两个问题中 pq , p 与 q 的关系 可 称 p 不是 q 的 必要 条件, 或 称 p 是 q 的不 必要 条件 . 【设计意图】 概念的否定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面,本例意在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否定形式 .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概念 . 并 让学生初步 体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四种不同类型 , 为 下一环节的 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和 铺垫 . 4. 新知完善 从 课堂练习 1 中我们 可以 发现在 p 与 q 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案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课下限时训练五 功和能
1、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栏目最后一关,选手需要抓住固定在支架上的绳子向上攀登,才可冲上领奖台,如图 1 所示如果某选手刚刚匀速攀爬到接近绳子顶端时,突然因抓不住绳子而加速滑下,不考虑脚蹬墙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 1A上行时,人受到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摩擦力而平衡B上行时,绳子拉力对人做的功等于人重力势能的增量C下滑时,人受到重力大于摩擦力,因而加速度向下D下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