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试题 1-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1(2012海南单科,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2(多选 )(2012盐城模拟 )如图 26 所示,滑轮 A 可沿倾角为 的足够长光滑轨道下滑,滑轮下用轻绳挂着一个重力为 G 的物体 B,下滑时,物体 B 相对于 A 静止,则下滑过程中 ()图 26AB 的加速度为 B绳的拉力为 C绳的方向保持竖直D绳的拉力为 多选 )质量为 2、 0.3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 27 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 v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g 取 10 m/()7A水平拉力大小可能等于 B水平拉力大小一定等于 C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D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 4.(2012安徽理综, 22)质量为 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 vt 图象如图 28 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f,取 g10 34m/:图 28(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 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 央电视台曾推出一个游戏节目推矿泉水瓶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瓶 3、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瓶向前滑动,若瓶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瓶最后没有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或在滑行过程中倒下均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 29 所示,长度为 m 的水平桌面,选手们将瓶子放在 A 点,从 A 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瓶, 有效区域图 291 m,瓶子质量 m0.5 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4,g10 m/s 20 N,瓶子沿 设瓶子可视为质点,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问:(1)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时间最长为多少。 (2)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距离最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1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无关,A 项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 0,则 a0,B 项错误;加 4、速度的大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C 项错误2 分析滑轮 A 受力知 a,由于下滑时,物体 B 相对于 A 静止,因此物体 B 的加速度也为 ;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为 ,绳的方向保持与斜面垂直3 因为未知 F 方向是否与 未知 a、b 两线哪个对应有 F 拉 ,哪个对应无 F 拉 ,所以由图只可以知道 a 线对应合外力为 ,b 线对应合外力为 ,所以 C 不对,通过分情况讨论, A 错,B、D 对4解析(1)由 vt 图象可知,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 m/ m/s 2 mgf所以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mg(0)N.(2)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的速度 4 m/s3 m/s,3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弹性球上升的加速度为 m/2 m/s 2,0 v2v 2弹性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20h m2212答案(1)N(2)析(1)要想获得成功,瓶子滑到 C 点时速度恰好为 0,力作用时间最长,设最长时间为 作用时的加速度为 移为 力时瓶子的速度为 力后瓶子的加速度为 移为 :F,v 1a 1v ,2 v , x1x 2L 1,21 21解得:t 1 )要想获得成功,瓶子滑到 B 点时速度恰好为 0,力作用距离最小,设最小距离为 力时瓶子的速度为 :2v ,2 1L 2x 3)v ,2 2解得:x 31) s(2)m16。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试题 1-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重难点突破 静电场
1、、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B元电荷是指电荷量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带电体C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 0带电体D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三个点电荷在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必在同一直线上 B它们都是同种电荷C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为零 D它们不是同种电荷3、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
修改: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 189。 直角 =( )176。 188。 周角 =( )176。 判断: ( 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 ) ( 2)大于直角的角就是钝角。 ( ) (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 ( 4)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 ( 5) 锐角 +直角 =钝角。 ( ) ( 6) 锐角 +锐角 =钝角。 ( ) 拓展延伸 我量了∠ 1=(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