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07实验七知能优化演练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 , 且测量三次, 算出其平均值, 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 算出其平均值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解析: 选 而不是全长; 金属丝的电阻很小, 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 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 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 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故 A、C 操作错误. 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的实验中, 由 可知, 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A. 2、 导线直径 d 的测量 B. 电压 U 的测量C. 电流 I 的测量 D. 导线长度 l 的测量解析: 选 但影响最大的是金属丝直径的测量误差. 从量度式 看, 只有直径 d 的指数为 2, U、I、l 指数为 1, 所以选 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另一金属丝直径时, 测得结果如图 739 所示, 39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读数(2.5 可动刻度读数(算对)4. 在测量某合金丝的电阻率实验中,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合金丝的直径, 用米尺测量合金丝的长度, 其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 7310 甲所示. 由图可以读出合金丝两端的电压 U_, 流过合金丝的电流强度 I_, 由图乙读出合金丝的 3、长度l_ 由图丙读出合金丝的直径 d_则合金丝的电阻率_ 310解析: 由图可知电压表接 03 V 量程, 最小分度为 , 需估读到下一位, 读数为U; 电流表接 0 量程, 最小分度为 , 不需估读到下一位, 读数为I; 合金丝的长度 l直径 d(0 由 Rl /S, S(d/2) 2, 解得 107 0107 (2012江门模拟)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直径 d, 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L, 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 , 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 R, 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 电 4、压表 03 V, 内阻 10 电压表 015 V, 内阻 50 电流表 0, 内阻 D. 电流表 03 A, 内阻 E. 滑动变阻器, 010 F. 滑动变阻器, 0100 (1)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 电压表应选_, 电流表应选 _, 滑动变阻器应选_. (填序号)(2)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 7311 所示, 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 图 731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由电路图知电源是两节干电池, 电动势是 3 V, 用 3 V 量程的电压表 A; 因为电阻丝的电阻大约为 5 , 如果把 3 V 的电动势全加在电阻丝上, 电流才是 , 的电流表 5、 C; 此题中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 ,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应选 10 的滑动变阻器 (1)ACE(2)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6. (2012西安高三质检)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 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图 7312电压表 程 3 V内阻约为 900 电压表 程 10 V 内阻约为 3 量程 60 内阻约为 5 电源 电动势 内阻约为 电源 电动势 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10 )、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选取图中器材, 按示意图 7312 连接电路B. 用伏安法测定电阻 6、丝的阻值 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 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 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 重复步骤 B、处理数据, 根据下列测量结果, 找出电阻丝阻值与长度的关系L(m) ) 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进. (1)_; (2)_. 解析: (1)电源选择 当滑片滑到右端时, 加在电阻丝两端电压为 , 电压表只用量程的一半, 所以在测量中电压表引入的误差较大, 所以电源改选 (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电阻丝的电阻一般为几十欧, 明显与电流表的内阻比较接近 , 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 这时实验误差较小.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电源改选 )判断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作出相应调整 7、7. (2012武汉高三联考)在“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 待测金属丝的电阻 A. 电压表 程 3 V, 内阻约为 15 . 电压表 程 15 V, 内阻约为 75 . 电流表 程 3 A, 内阻约为 )D. 电流表 程 , 内阻约为 1 )E. 滑动变阻器 10 , A)F. 滑动变阻器 2000 , )G. 电池 E(电动势为 3 V, 内阻约为 )H. 开关 S, 导线若干(1)为提高实验精确度, 减小实验误差, 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2)为减小实验误差, 应选用图 7313 甲中的_(填“a”或“b”) 为该实验的电路图, 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在图乙中 8、把实物图连接起来. 图 7313(3)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 两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 7314 所示, 则待测电阻为_, 电阻率为_. 图 7314解析: (1)由电池 E 的电动势为 3 V, 可知电压表应选 流过待测电阻 3 V5 , 故电流表选 为了便于调节, 滑动变阻器应选阻值较小的 2)由于 , 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 (3)由两电表示数可知 UV, I, 则 xL/S, S(d/2) 2, 解0 6 (1)2)b 连图见解析 (3)(4)06 (创新探究)(2011高考浙江理综卷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 9、, 为了探究 3 根材料未知, 横截面积均为 S金属丝 a、b、c 的电阻率, 采用如图7315 所示的实验电路. M 为金属丝 c 的左端点, O 为金属丝 a 的右端点, P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 在实验过程中, 电流表读数始终为 I . 电压表读数 U 随 距离 x 的变化如下表: 图 7315x/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U/V 600 18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U/V )绘出电压表读数 U 随 距离 x 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 并进行比较 . 解析: (1)作图线要求做到建轴、坐标、描点、连线的步骤. (2)由电阻定律 R 和 R , 得 结合(1) 的图线, 即 I m0 6 m0 100 6010 2b m0 8 m0 200 10010 2c m0 6 m0 240 20010 2通过计算可知, 金属丝 a 与 c 电阻率相同, 远大于金属丝 b 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允许范围a: 06 0 6 08 0 7 06 06 (1)如图所示(2)见解析。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07实验七知能优化演练
相关推荐
27 28 29 30 雨 阴 晴 例 : 下表是某地 2020年 11月的气象资料 . (1).请根据上表计算该地 11月份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和它们各自占总天数的百分比(精确到 %)。 (2).绘制扇形统计图 . ① 请根据上表计算 3月份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和它们各自占总天数的百分比(精确到 %); ② 绘制扇形统计图。 解: ① 由表中可得晴天 14天,阴天 10天,雨天 6天
正常工作 不能正常工作 额定电压 特点 物理 比较 概念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意义 公式 单位 测量方法 联系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电流做功多少 电流做功快慢 W=UIt P=UI 焦耳 千瓦时 瓦特 千瓦 用电能表直接测量 用伏安法间接测量 W=P t 电流所做的功 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原理: 电路图 P = UI 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U额 =
3= 12 4 4= 16 5 4= 20 4 5= 20 4 6= 24 6 4= 24 4 7= 28 7 4= 28 4 8= 32 8 4= 32 4 9= 36 9 4= 36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A. 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多 , 应将选择开关 S 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 重新调零后测量B. 测量电阻时, 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 , 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 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 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 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必须重新调零解析: 选 是相对不测量时指针停在左边的 0 刻度而言的. 当指针偏角较大时,
(在对 称轴的左侧 ), y随 着 x的增大而减小。 二次函数 y=x2,当 x0时 (在对称轴的右侧 ), y随 着 x的增大而增大。 二次函数 y=x2,当 x0时 (在对称轴的左侧 ), y随 着 x的增大而增大。 二次函数 y=x2,当 x0时 (在对称轴的右侧 ), y随 着 x的增大而减小。 当 x=2时, y=4 当 x=1时, y=1 当 x=1时, y=1 当 x=2时,
线的位置关系与对顶角 【例】 (6分 )直线 AB, CD, EF相交 于点 O,如图 . (1)写出 ∠ AOD, ∠ EOC 的对顶角 . (2)已知 ∠ AOC=50176。 ,求 ∠ BOD的度数 . (3)若 ∠ BOD+∠ COF =140176。 ,求 ∠ BOE 的度数 . 【规范解答】 (1)∠ AOD的对顶角是 ∠ BOC, ∠ EOC的对顶角是 ∠ F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