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 ( 4)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 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 2)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 3)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 有什么感受。 [第 9 页 ]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右图 )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选修3-1第7章第2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1高考海南单科卷)如图 7212 所示, E 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 , 2、R 3 为定值电阻, 为开关 , V 与 A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 初始时 S 均闭合, 现将 S 断开, 则()图 7212A. V 的读数变大, A 读数变小B. V 的读数变大, A 的读数变大C. V 的读数变小, A 的读数变小D. V 的读数变小, A
化学式和化合价习题精选
外有 10 个电子,核内质子数 和中子数相等;阴离子 核外也有 10 个电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则 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是()。 A. 18 B. 40 C. 59 D. 62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一致的是() 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锰酸钾 15. 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由氧元素组成;⑤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的产物 熄灭后 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 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 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