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小论文格式内容摘要:

硕士小论文格式 硕士小论文格式每篇论文(含图、表 )字数以 5 0008 000 字为宜。 论文题目空一行,2 黑,一般不超过 20 字,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 小 5 楷。 作 者(作者详细单位,省市邮编)小 5 宋,标题 5 黑要求 4,用分号隔开;小 5 宋,标题小 5 宋加粗。 照片尺寸为 200好不用红色背景摘 要:摘要内容。 概括地陈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要求 200300 字。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引用参考文献;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的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 除了无法变通之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括号说明。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关键词:关键词 1;关键词 2;关键词 3;关键词 4第一个词首字母应大写;4 号 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不超过 12个实词。 多个作者署名用逗号隔开,姓氏字母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小 4 正体。 5 号 小 5 号 题加粗。 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所以只要简洁、准确地逐段将文意译出即可,要求 250 单词左右。 时态用一般过去时,采用被动语态或原型动词开头。 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不出现缩写。 尽量使用短句。 . 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引用参考文献的形势标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引言的内容不要与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释。 4、引言要简短,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 正文 5 宋,首行缩进 2 字符。 一级分段标题, 4 号仿宋。 1 量的书写规则 正文内容。 正文、图表中的变量都要用斜体字母,对于矢量和张量使用黑斜体,只有 用新标准规定的符号;量的符号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不能把量符号作为纯数使用;不能把化学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代表物质的符号表示成右下标,具体物质的符号及其状态等置于与主符号齐线的圆括号中。 二级分段标题, 5 黑,固定行距 15 磅,段前段后 3 磅注意区分量的下标字母的正斜体:凡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字母作下标,采用斜体字母。 二级分段标题, 5 号黑加粗。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在引用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位的书写规则正文内容。 单位符号无例外的采用正体字母。 注意区分单位符号的大小写: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体,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首字母大写。 体积单位升的符号为大写 L。 三级分段标题, 5 号宋。 格的规范化 正文内容。 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具有自明性。 表格应采用三线表,项目栏不宜过繁,小表宽度小于 7.5 表宽度为 1215。 表必须有中英文表序、表题。 表中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项目栏,底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表身。 表身中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等归并在栏目中。 如果表中栏目中单位均相同,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不加“单位”二字)。 表身中同一栏各行的数值应以个位(或小数点),且有效位数相同。 上下左右相邻栏内的文字或数字相同时,应重复写出。 表中,小 5 号宋,线条磅数应在。 表序、表题,小 5 号黑。 表 1 表题 的规范化图中文字均为小 5 号字;图线条磅数应在。 4 号黑,单倍行距,参考文献要求 8 个以上,正文中未引用的不列出。 正文内容。 插图尽可能不用彩色图。 小图宽度小于 7.5 图宽度为 12 15图必须有中英文图序、图题。 函数图只在靠近坐标线处残留一小段标值短线,其余部分省略。 加注坐标所代表的量及单位(如 t/s)。 标值排印在坐标外侧,紧靠标值短线的地方;标值的有效数字为 3位。 图中量的意义要在正文中加以解释。 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图序、图题的上方。 专利专著 图 1 图题 国际、国家标准 3 数学符号和数学式的编排规范 正文内容。 变量、变动附标及函数用斜体字母表示。 点、线段及弧用斜体字母表示。 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也用斜体字母表示。 对具有特殊定义的函数和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用正体字母表示。 具有特殊定义的算子也用正体字母表示。 矩阵符号用大写的黑斜体字母表示,矩阵元素用白斜体字母表示。 公式及公式中的符号说明尽量接排以节省版面。 把带有复杂上角标的指数函数写成。 公式的主体应排在同一水平线上;繁分式的主辅线要分清。 长公式在运算符号后回行;长分式转行时,先将分母写成负幂指数的形式,然后转行;矩阵和行列式不能转行。 矩阵元素包含式子时,每一列应以中心线上下对齐,行要左右排齐;元素为单个字母或数字时,每列应使正负号对齐。 对角矩阵中对角元素所在的列应明显区分,不能上下重叠。 简单的和常识性的运算公式和推导过程不要列写。 4 结论小 5 宋或 3 个作者以上只列出前 3 个,后加用“等”代替,英文用“et。 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正文内容。 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它应以正文中的实验或考察得到的现象、数据的阐述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以下内容:1)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与先前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4)本文在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5)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1期刊文章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作者. 文献题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论文集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A版年. 3 一版不写)版者,出版年 .4.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出版年 5 作者. 文献题名R版年.6科技报告作者. 文献题名L.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7. 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8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版日期(版次) 9报纸文章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0出版者,出版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