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B 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内容摘要:
1、、单项选择题1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 2012 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理综卷)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和的一半B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C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D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理综)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 )m m m 解析: 根据 s=,可得 a=s/t 2=2m/开始刹车计时,1s 时的速度为 9 2、m+7 m)/2s=8m/s,再经过 4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的总刹车时间是 5s,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 s=。 本题答案为 C。 5122(福建省四地六校 2012 届高三联考物理试卷)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 2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 5s 内的位移是 18m,则( )物体在 2s 末的速度是 20m/s B物体在第 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体在第 2s 内的位移是 20m D物体在 5s 内的位移是 50四川省绵阳中学 2012 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四 川 灾 后 重 建 中 , 在 某 工 地 上 一 卡 车 以 速 度10m/s 匀 速 行 驶 3、 , 刹 车 后 第 1 个 2s 内 位 移 与 最 后 一 个 2s 内 位 移 之 比 为 32, 设 卡 车 做 匀 减 速直 线 运 动 , 则 刹 车 后 4s 内 卡 车 通 过 的 距 离 是 ( )A4m C12m D(福建省四地六校 2012 届高三联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 B在18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C整个过程中, D 解析: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 m/s2,a ,a s2,a 6m/见,选项线位于横轴上方时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所以在18点的运动速度不变,但其大小开始逐渐减小,即质点 4、开始做匀减速直,选项据积法”求位移,质点从开始运动到线与横轴围成的图形刚好都位于横轴上方,故选项据“面积法”,选项(6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12 届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 L 时,速度为 v,当它的速度为 v/2 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 L B. L C. L D. 辽宁省本溪一中、庄河高中 2012 届高三期末联考卷、湖南省衡阳八中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 5、动距离” 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思考距离 /m 制动距离/m/s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15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 6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 2012 届高三联考)从地面以大小为 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 t 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的大小为 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下面给出时间 t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 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 6、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 t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吉林省白山市 2012 届高三 12 月联考、山西省忻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 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x 所用时间为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B C D)()()(21)(2110 (福建省龙岩市 2012 届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查物理卷)A 和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线如图所示。 已知在第 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 B 在 A 前 3m 7、 处C3s 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 B 的加速度大于 (陕西省陕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近年来有一种测 g 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开 P 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得 T 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 ( )A B. C. 14T218T214TH (江西省师大附中 2012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某 动 车 组 列 车 以 平 均 速度 v 从 甲 地 开 到 乙 地 所 需 的 时 间 为 t, 该 8、列 车 以 速 度 甲 地 出 发 匀 速 前 进 , 途 中 接 到 紧急 停 车 命 令 紧 急 刹 车 , 列 车 停 车 后 又 立 即 匀 加 速 到 续 匀 速 前 进 , 从 开 始 刹 车 至 加 速到 时 间 是 列 车 刹 车 过 程 与 加 速 过 程 中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相 等 ), 若 列 车 仍 要 在 t 时 间内 到 达 乙 地 , 则 动 车 组 列 车 匀 速 运 动 的 速 度 为 ( )A 0t B 0t C 021 D 021 解析:从 开 始 刹 车 至 加 速 到 过 程 中 , 列 车 做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 总 位 移 大 9、小 为根据题意有 , 解 得 : 021t。 本题答案为 C。 212113 (安徽省马鞍山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检试题理综卷)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象。 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 0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 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 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13B 解析:在本题中,象上各点处的斜率(或该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题图,虚线在 刻的斜率较小,所以加速度比实际的小,选项 10、 A 错误;在 0间内,虚线的“面积”较大,表示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所以选项 正确;在 间内,虚线的“面积”较小,所以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选项 C 错误;在 间内,虚线是水平直线,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B。 14 (福建省南安一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行驶,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km 1 2 3 44080甲乙 t/第 1 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 4 小时末,甲、乙 11、两车相遇C在前 4 小时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第 2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 80 5 (上海市普陀区 201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卷)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江西省九江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如图所示,小物体分别沿着两个不同的光滑面从静止开始下滑,开始时两物高度相同,滑过的路程相同,则下滑时间( )At At At A= D无法确定17.(湖北省襄樊四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 、速度 、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该物体在 时刻的速度为 A、B、C、D 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选项 A 中的位移图象的纵坐标代表位移,其值有时取正值,有时取负值,这说明物体围绕起点做往返运动,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象的纵坐标代表速度,速度的符号代表方向,速度取正值时代表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取负值时代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可见选项。2013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B 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相关推荐
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 )的策略。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 [课堂小结 ] 总之,珠江三角洲正是具备了天时(政 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 “对外开放的前沿”。 (二)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
,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后,再 播放几组关于自然灾害的图片,并提问学生 :“你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图片中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场景,对自然灾害有初步的认知。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 这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与了解。
1、(上海市虹口区 201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在“用 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中,按图示连接电路。 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已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在电极 A、B 的连线上等距离的取 a、b、c 、d、e 共 5 个基准点。 (1)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数为负,则可以判断电极填“正”或“负”
(一) 自主学习: 命题的概念 命题的组成 (二) 小组讨论: 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并判断真假 ①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 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③ 对顶角相等。 ④ 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 ,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 环节三: (一)
具: 学生手套、护手霜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 演示“自由滑动的鸟叔”,为仕么他那么听老师的话呢。 你们说说看,会是什么原因。 希望今天的学习结束后,同学们能够解开这个谜题。 “搓手”游戏:下面我们用我们的双手来做个小游戏。 ( 1)双手互搓:你们有什么感觉。 ( 2)擦上护手霜以后再搓一下,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 3)戴上手套后以后再搓一下,感觉又怎么样了。 为仕么擦伤护手霜后
四、肺泡的结构特点 和 缠绕着。 层细胞构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当堂检测: ,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 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 ,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 ,喉腔变小 ( ) ( ) ,鼻子可能 大一些,其原因可能是( ) ,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 ) “ C”型软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