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B 专题15 光、电磁波、相对论(解析版)内容摘要:

1、、电磁波、相对论一、单项选择题1 (广西武鸣高中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下列实验现象中,哪一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A光电效应 B光的衍射 C多普勒效应 D光的干涉2 (浙江省任岩松中学、龙岗高中、瑞安十中、鳌江中学、泰顺一中等五校 2012 届高三下期初联考理综试题)据飞行国际报道称,中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歼(如图所示) ,于 2011 年 1 月 11 日 12:50 进行了公开首飞。 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 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 2、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和攻击3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测试理综卷)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 3、 )A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B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D红灯看起来较深, 解析:光从水里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大,折射角越大,从水面上看光源越前,本题中,红灯发出的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看起来越深;设光源的深度为 h,光的临界角为 C,则光能够照亮的水面面积大小为 S=( 2,可见,临界角越大,照亮的面积越大,各自色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临界角最大,所以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本题答案为 D。 4 (福建省厦门市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物理试卷)在物理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 4、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库仑用扭秤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库仑定律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5 (浙江省温州中学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理综卷)如图甲所示,一束复色光沿 处后,分成 a、 b 两束单色光射出。 对于 a、 b 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浙江省 2012 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卷)为了表演“隐形的大头针”节目,某同学在半径为 r 的圆形软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头针,并将其放入盛有水的碗中,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为了保证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 5、 ,大头针末端离水面的34最大距离 h 为( )7 (广西区南宁市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综卷)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 b、 c 三束单色光。 比较 a、 b、 c 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 c 光的波长最长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 光的速度最大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束电效应, c 光照射出光电子的最在初动能最大8(广西梧州、玉林 2011 届高三联考理综卷)如图所示,一条红色光线和另一条紫色光线,以不同的角度同时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横截面为半圆形玻璃柱体,其透射光线都是由圆心 O 点沿 向 6、射出则可知( )A挡住 线,线是红光 B挡住 线,线是紫光C线较 线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D在 双 缝 干 涉 实 验 中 , 若 仅 将 入 射 光 由 线 变 为 线 , 则 干 涉 亮 条 纹 间 距 变 小9.(江苏省 2012 届高三百校大联考一模试题物理卷)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 600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 和 上方的 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若用波长为 400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 和 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 )AP 0 点和 都是亮条纹 BP 0 点是亮条纹,P 1 点是暗条纹CP 0 点是暗条纹,P 1 点是亮条纹 DP 0 点和 都是暗条纹10 (浙江省温州市 7、2012 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试题理综卷)某玻璃砖中有一个空气三棱柱,其截面如图所示。 现有一束很细的具有二种不同颜色的复色光 P 从 射向空气,经过二次折射后,有 a、 b 两束光分别从 上 R、Q 两点射回玻璃中(R、Q 点未画出,已知 R 点离 A 点近)。 则( )束从 面射入空气后向 偏折B在空气三棱柱中 a 光传播时间比 b 光的短C当 a、 b 两束光由玻璃射向空气中, a 光临界角比 b 光临界角大D用 a、 b 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 b 光干涉条纹间距比 a 解析:因为光束从 面射入空气时,光线是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所以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根据题意,作出光 8、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三棱柱时的折射光线如上图右图所示,显然,折射光线向顶点偏折,a 光的折射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a 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即 nan b,选项 A 错误;根据关系式 v=c/n 和 nan 色光 a 在玻璃砖中的波速较小,又因为 a 光在空气三棱柱中的传播距离较长,所以在空气三棱柱中 b 光的长,选项 B 错误;根据临界角公式 n a、 b 两束光由玻璃射向空气中,a 光临界角比 b 光临界角小,选项 C 错误;a 光的折射率较大,波长较小,再根据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若用同一干涉装置做,则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即 b 光干涉条纹间距比 a 光大,所以选项 D 9、 正确。 本题答案为 D。 11.(四川省南充市高三 2012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为 a、b 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图样。 分析图样的特点,比较 a、b 两种单色光,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光的光速较大 a a a 光的临界角较小12 (四川省广元中学 2012 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半径为 R、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 播,从 C 点经折射进入,并经出射点 D 折射出去,已知20 ,玻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激光束在 C 点的入射角 =60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 t=3R/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 10、能量逐渐变小D改变入射角 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 D 处发生全反射,即 c,根据几何关系,激光束在 D 点的入射角等于 ,而c,所以无论如何改变入射角 的大小,细激光束都不可能在球表面 D 处发生全反射,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3.(福建省 2012 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卷)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玻璃三棱镜,它们的顶角分别为 、,且。 a 、 b 两细束单色光分别以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腰的方向射入,从另一个腰射出,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折角均为。 则 a、 b 两种单色光的频率 f1、f 2 间的关系是( ) f 2 (甘肃省兰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月考试题)如图所示 11、, 是半圆玻璃砖的中心线,有O两束与 平行且距离相等的单色光 a 和 b,从玻璃砖射出后相交于 上方的 P 点,由O 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浙江省四校 2012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试题)如图所示,两束不同单色光 P 和 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 O 点沿 向,由此可知( )AP 光束的光子能量比 Q 光大BQ 光束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比 P 光短C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 Q 光能发生全反射,则 P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如果让 P、 Q 两列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P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比 (山西省临汾一中 2012 届高三月考)平面 Q三个相互平行的界面,、为三种不 12、同的介质,平面 上表面涂有反射层(光线不能通过)。 某种单色光线射向界面 ,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光路如图所示。 则( )A当入射角 适当减小时,光线 c、 d 都可能会消失 B当入射角 适当增大时,光线d 可能会消失C对于三种介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D出射光线 b、 c、 d 不一定平行1 11 1 122 2 2S M Na c 项选择题17.(江苏省淮安市 2012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B用同一装置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小C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短且矮D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其周期也增大为原来的 2 倍18 (广西区柳州铁一中 2012 届高三月考理综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B天空中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C圆屏阴影中心的亮斑(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D在阳光照射下, 电线下面没有影子 , 解析:肥皂泡的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的结果,由于阳光中不同频率的色光在膜的不同厚度处经膜的上下或前后表面反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