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5章第2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 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 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 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 , 再逐渐增大解析: 选 质点的动能一直增大, 故 A 正确. 当恒力方向与质点原来速度方向相反时, 速度先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增大, 质点的动能也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故 B 正确. 当恒力方向与原来质点的速度方向夹角大于 90时, 将原来速度 解为平行恒力方向的 直恒力方向的 如图(1), v , 质点速度 v 2、 先逐渐减小至 质点的动再逐渐增大, 故 D 正确. 当恒力方向与 向夹角小于 90时, 如图(2), 质点速度 v 逐渐增大 . 动能一直增大, 没有其他情况, 故 C 错误. 图 5252. 如图 525 所示, 质量为 m 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 物块与转轴 距 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 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 在物块由静止到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 转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A. 0 B. 22D. 选 转台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不断变化的, 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 物块在转台上即将滑动, 说明此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即 2由知 3、, 转台的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W D 对. 26如图 526 所示, 一个盆式容器, 盆内侧壁与盆底 连接处都是一段与 水平的, 其长度 dm. 盆边缘的高度为 hm. 在 A 处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下滑 .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 而盆底 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后停下来, 则停的地点到 B 的距离为()A. m B. m D. 0解析: 选 C 面上运动的路程为 则 x 0m3 d0.5 m, 则 6 点. 4. (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图 527如图 527 所示, 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 vt 图像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 在 0t 1 时间内 4、, 外力做正功B. 在 0t 1 时间内, 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 刻, 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 t1t 3 时间内, 外力做的总功为零解析: 选 能定理与功率的计算, 意在考查考生对速度图像的理解, 以及结合速度图像综合分析功与功率的方法. 由速度图像可知, 在 0t 1 时间内, 由于物体速度增大,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A 正确, 在 0t 时间内, 由图可知 刻外力为零, 故功率为零, 因此外力的功率不是逐渐增大 , B 错误; 在 刻, 由于物体的速度为零, 故此时外力的功率最小 , 且为零, C 错误; 在 t1t 3 时间内, 因为物体的初末动能不变, 故外 5、力做的总功为零, D 正确. 5. (2012上海浦东高三模拟)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 如图 528 所示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 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 B、C 、D 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 B、C 间距与 C、D 间距相等, 半径 2.0 m、R 21.4 m. 一个质量为m1.0 小球(视为质点), 从轨道的左侧 A 点以 12.0 m/s 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 A、B 间距 .0 m. 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圆形轨道是光滑的. 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 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 重力加速度取 g10 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试求: 6、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8(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 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 B、C 间距 L 应是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 如果要使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形轨道, 则其半径 是多大。 解析: (1)设小球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从 A 点到最高点, 根据动能定理有2 12 21 12 20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 轨道对它的作用力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 式得 F. (2)设小球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m 点到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根据动能定理有)2 7、12 2 12 20由式得 L12.5 m. (3)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道, 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mgm 点到第三个圆轨道的最高点, 根据动能定理有L)2 12 23 12 20由式得 .4 (1)(2)m(3)0.4 择题1. 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动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外力为零, 则动能一定不变B. 动能保持不变, 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 合外力不为零, 则合外力必做功 , 动能一定变化D. 合外力不为零, 则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 其动能一定变化解析: 选 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其动能一定不变, 选项 A 正确; 动能不变, 其速度的方向可能变化, 有加速度, 合 8、外力可能不为零 , 如匀速圆周运动, 选项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合外力不为零 , 位移可能为零或合外力与位移垂直, 则功为零, 动能不变, 选项 合外力不为零 , 则一定有加速度, 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但动能可能不变, 选项 D 错误. 2. 一人骑自行车下坡, 坡长 L500 m, 坡高 h8 m, 人和车的总质量为 100 下坡时初速度为 4 m/s, 人不踏车的情况下, 到达坡底时的车速为 10 m/s, g 取 10 m/则下坡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为()A. 4000 J B. 3800 5000 J D. 4200 选 f 解得12 2t 12 20 3800 9、J, 故选项 B 正确. 12 2t 12 29如图 529 所示, 质量为 m 的物块, 在恒力 F 的作用下, 沿光滑水平面运动, 物块通过 点的速度分别是 物块由 A 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 力 F 对物块做的功 W 为()A. W B 12 2W B 12 2W A 12 2由于 F 的方向未知, W 无法求出解析: 选 W 故选项 B 正确. 12 2B 12 2(2012上海浦东高三模拟)一个质量为 0.3 弹性小球 , 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6 m/s 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 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 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 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v 和碰撞过程中 10、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W 为()A. v0 B. v12 m/W D. W解析: 选 则 m/s, 6 m/s, 速度变化 vv 2v 112 m/s, A 错误, B 正确; 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 只有墙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 由动能定理得W m(v v )0, 故 C、D 均错误. 12 2 210如图 5210 所示, 一块长木板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 在 B 上放一物体 A, 现以恒定的外力拉 B, 由于 A、B 间摩擦力的作用, A 将在 B 上滑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 A、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所以 B 对 A 的摩擦 11、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的增量, 所以 B 对. A 对 B 的摩擦力与 B 对 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但由于 A 在 B 上滑动, A、B 对地的位移不等, 所以二者做功不等, 故 C 错. 对 B 应用动能定理, fE 即 E f, 即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 所以 D 对, A 错, 故选 211(2012福州模拟)如图 52 11 所示, 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 一物体向右滑行, 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 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 A 的速度为 v, 压缩弹簧到 C 点时弹簧最短, C 点距地面高度为 h, 则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A. B. 2C. D. (2解析: 选 到 C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得 : 0 12所以 W故 A 正确. 212如图 5212 所示, 质量为 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度 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停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 v 运动. 当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 x 时两者相对静止, 这时木块前进的距离为 L, 若木块对子弹的摩擦阻力为 f 视为恒力,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 fLm Mf(L x)。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5章第2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相关推荐
. 4. Finish Activity 1, 2 on P38, and then call back the answers in class. 从句” 句型。 ●宣布比赛结果,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 ● 进一步 巩固条件状语从句。 ● 宣布比赛结果,并给予奖励。 ●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特别关注学困生。 如:小部分学生可能还不会运用 hurry up。 ●获胜组获得掌声鼓励。
已知邮箱中的余油量 y(升 )与行驶的时间 t(小时)的关系如下表,与行驶的里程 x(千米 )的关系如下图。 由此推测 A型车在实验中的速度是 __________千米 /时。 行驶时间 t(小时 ) 0 1 2 3 油箱余油量 y(升 ) 100 84 68 52 刚回营地的两个抢险分队又接到救灾命令:一分队立即出发往 30 千米的 A 镇;二分队因疲劳可在营地休息 a( 0≤ a≤
, keep, lie, remain, stand, bee, fall, get, go, grow, turn, look, feel, seem, smell, sound, taste, 等。 例: I am a teacher. 我是一 名老师 分析:“ I” (主语 )“ am” (系动词 )“ a teacher” (表语 —即表明主语的身份 )。 五 . 宾语从句 1.
候,认识了当时还是单身的法柏夫人。 法柏夫人有着一副靓丽动听的歌喉,非常喜欢演唱鲍曼创作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 多年后的 1868年,勃拉姆斯得知法柏夫人次子出生,就想给她写一首摇篮曲表示祝贺。 于是,勃拉姆斯从 《 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 》 中选了一首诗,并将其修改成后来的歌词,又把法柏夫人喜欢演唱的一首圆舞曲的音调加以变化,配上具有切分节奏的伴奏音型,这首颇负盛名的 《 摇篮曲 》就诞生了。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2广东高三六校联考)下面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A. 两个质量相同的运动物体 , 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 所以,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动正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力大, 所以, 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 所以, 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要小D.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解析: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