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内容摘要: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唐 •白居易《观刈麦》 )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类情感:对友情、爱情的赞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运用了谐音双关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歌颂情人之间那种致死不变的爱情,成为 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进入古代诗人情感世界的两条途径。 (1)由物象 (事物的形象 )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说: “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 物象有限,意象无穷。 ”也就是说,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种情境中被观照、被表现的月亮才是意象。 “物象 ”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义物象、载情物象等。 表义物象如 “柳 ”。 古人折柳送别, “柳 ”与 “留 ”谐音,含有 “柳 ”字的诗句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 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载情物象以 “雁 ”为例: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 树远依依。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 (《送客还幽州》)以对雁的怜惜寄托羁怀,也就是托物抒情。 (2)由诗人自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处在唐朝典盛时期,希望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视权贵,一生不与统治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