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优化方案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选修3-5第15章第2节知能演练强化闯关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1高考浙江理综卷)关于天然放射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 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 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解析: 选 线是氦核流, A 错; 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而放出的 , 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C 错; 物质的放射性和半衰期与温度以及化合状态等无关, 由核本身的性质决定, 故 D 项正确. 2. (2011高考北京理综卷)表示放射性元素碘 131( I) 衰变的方程是 ()1315A. I B. I 2751 42 1315 2、 13154 0 1C. I I n D. I 305 10 1315 13052 1解析: 选 变的实质是放射出电子( e), 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1正确. 3. (2011高考上海单科卷)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 , 若把放射性元素置于大量水中; 密封于铅盒中; 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 . 则()A. 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B. 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C. 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D. 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解析: 选 与外界因素无关, 所以A、B、C 错误 , D 正确. 4. 在下列 4 个核反应方程中, X 表示质子的是( )A. P B. U 3015 3 3、014 23892 23490C. n D. P0 2712 2713 42 3015解析: 选 选项 A 中的 X 为正电子; 选项 B 中的 X 为 粒子; 选项 C 中的 X 为质子; 选项 D 中的 X 为中子. 故 C 正确. 5. (2011高考浙江卷)(1) 在核反应堆中, 铀核吸收中子会发生裂变, 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 所生成的核往往还会衰变, 其中一个衰变过程可表述为 I _3154中空格应为何种粒子。 (2) I 的半衰期为 8 天. 开始时核废料中有 I 核, 经过 16 天, 还有_个1315 1315I 核. 1315(3)核电站的固体废料放射性比较强, 要在核电站内的 4、专用废物库放置 5 年, 且在放置的初始阶段要对固体废料进行冷却处理. 请简述需要进行冷却处理的理由. 解析: (1)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守恒及电荷数守恒可知粒子为 e, 也叫做 粒子. 0 1(2)根据 NN 0 可得: NN 0 .(12)12)168 )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在现阶段均为重核裂变, 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的结合能使反应区温度升高. 利用水等流体在反应堆外循环流动, 可以把热量传输出去, 用于发电, 同时也使反应堆冷却. 若处理反应堆废料, 为了安全要先进行冷却再置于废料库存放, 并且要存放 5 年以上. 答案: (1) 或 e(2) (3)核电站中的核燃料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 5、升高, 为0 1放置固体废料时要先进行冷却处理.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1. 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有()A. 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沉入深海B. 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倒在下水道里C. 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D. 严格和准确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剂量解析: 选 且具有辐射性, 故应将其放入特别的容器内沉入深海或深埋地下, A 对, B 错. 铅具有一定的防止放射性的能力, 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 并要控制一定的放射量, 故 C, D 对. 2. (2011高考重庆理综卷)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 131 和铯 31 的半衰期约为 8 天, 会释放 射线 6、; 铯 137 是铯 133 的同位素, 半衰期约为 30 年, 发生衰变时会辐射 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 131 释放的 射线由氦核组成B. 铯 137 衰变时辐射出的 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C. 与铯 137 相比, 碘 131 衰变更慢D. 铯 133 和铯 137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解析: 选 线的本质是电子, 并非氦核, A 项错; 光子的频率大于可见光光子的频率, 由 E知 光子的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 , B 项错误 ; 半衰期越小表示元素衰变越快, C 项错; 同位素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 故 D 项正确.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H C 7、 衰变方程157 1 126 42B. H H 是核聚变反应方程1 21 32C. U 核裂变反应方程23892 23490 42D.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42 2713 3015 10解析: 选 核反应的方程特点各有不同, 衰变方程的左边只有一个原子核, 右边出现 或 粒子. 聚变方程的左边是两个轻核反应 , 右边是中等原子核. 裂变方程的左边是重核与中子反应, 右边是中等原子核. 人工核转变方程的左边是氦核与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反应, 右边也是常见元素的原子核, 由此可知 B、D 两选项正确. 4. (2010高考全国卷)原子核 X 与氘核 H 反应生成一个 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 8、知( )1A. A2, Z1 B. A2, Z2C. A3, Z3 D. A3, Z2解析: 选 质量数电荷守恒有方程 A241, Z123, Z2, D 正确. 5. (2010高考上海单科卷)某放射性元素经过 有 7/8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该元素的半衰期为()A. B. C. D. 解析: 选 意在考查考生对半衰期的理解. 由题意, 该放射性元素经过 经历了 3 个半衰期, 所以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 , D 正确; 放射性同位素钍 232 经 、 衰变会生成氡, 其衰变方程为 Rn其23290 22086中()A. x1, y3 B. x2, y3C. x3, y1 D. x3, y 9、2解析: 选 Rnx Hey e,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23290 22086 42 0 12322204x,90862x y 可解得 x3、y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 X 1、X 2 分别代表一种粒子. U 1 H H 2, 23892 23490 21 31 4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是重核裂变反应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是轻核聚变反应C. 粒子, 此种粒子形成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D. 中子, X 2 的质量等于 H 与 H 质量之和减去 质量. 21 31 42解析: 选 B.是 衰变, A 错误; 是轻核聚变, B 正确; X 1 是 粒子, 但是 10、粒子的穿透本领不是很强, C 错误; X 2 是中子 , 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 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 故 D 错误; 答案为 (2012榆林高三检测)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 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H C NQ 1 H N CXQ 21 126 137 1 157 126方程中 2 表示释放的能量, 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 原子核 126 157质量/u )A. X 是 1 B. X 是 132 42C. X 是 1 D. X 是 132 42解析: 选 荷数守恒可确定 X 是 粒子. 两个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分别为 uu, uu, 结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Q知 11、 2, 故 B 正确. 9. (2012江西师大附中)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 41026 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 1036 B. 1018 1013 D. 109 选 E 知: m 10 9 D 正102631082确. 10. (2012河北石家庄一模)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近海发生了 地震, 引发海啸与核泄漏危机, 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 放射性物质铯( 137碘( 131I)进入大气, 该地区水源、空气和生活环境被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反应堆中的废料具有很强的 12、放射性 , 需装入特制的容器, 深埋地下或海底B. 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 U n 0 13755 9637 10C. 放射性碘( 131I)发生的 衰变方程为 I 3154 0 1D. U 裂变形式有多种, 每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损也不同 , 但释放的能量一定相同23592解析: 选 必须装入特制容器深埋地下或海底, U n n, B 错; 放射性碘衰变方程与选项 C 相符, 故 C 正确; 每23592 10 14156 9236 10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损不同, 因而释放的能量不同, D 错. 二、非选择题11. 氮核 N 俘获一个速度为 07 m/s 的中子, 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 147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它的速度大小是 06 m/s, 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42同.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 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 (2)此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质量亏损, 说明依据. 解析: (1) N n B 0 115 42用 m1、m 2 和 别表示中子( n)、氦核( 新核的质量 ,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0 42m 2v2m 3得 0 5 m/05 m/(2)反应前的总动能 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